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岐山“不收手要付出代價”是在警告誰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10:56:23  


 
  王岐山發出的嚴重的警告,是對那些在位期間,利用職務之便貪髒枉法之徒的。因為這些貪官都是平日裡人們所痛恨的,所以說王岐山的拳頭才很硬,才敢踩地雷,才敢啃“硬骨頭”。他知道,這是當前中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因為一個執政黨和一個執政者,首先要把國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違背了這樣的一個原則,那麼便是不合格。而在現實中,我們恰恰看到是一些腐敗官員,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用權力私肥自己。從一些例子可以看出,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員還真是不容易!

  對於中國官場的腐敗,大家都急於馬上改變,但有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並不能在短期之內改變過來,相信很多人也清楚這個問題的存在!當然,紙上談兵當趙括是很容易,而改變一些現狀,是需要現實的改革派,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不要異想天開,想一下子改變過來,但我們必須要不斷去改變和進步,如若原地踏步不動,只能是被這個世界所拋棄!

  從現實情況看,不難發現一些官員依然還活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裡,他們的思維依然還停留在封建時代,把權力凌駕在法律之上,因此,我們的社會才會出現各種各樣官員的雷語不斷:如“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我是法院的,我代表國家羅漢,花100萬弄死你這個農民”、“公安機關依法打擊一批,精神司法鑒定治療一批,集中辦班培訓管教一批”、“為什麼不公布老百姓財產?”、“你們記者管得太多了”、“你敢在新華網曝光,我就叫它關閉”等等。

  從這些雷語中,我們讀出這些官員的思維是非常可怕的,他們信奉是領導的指示,無意之間把民眾與政府對立起來,這樣的官員又怎能有資格勝任呢?擁有這樣的思維的人,又怎麼不會淪為腐敗分子呢?

  王岐山稱“不收手要付出代價”是對腐敗官員的一種警告,也是對以上雷語官員的一種警告,讓執政者換思維去執政,如果一個執政者不站在民眾的利益去辦事,而整天想著如何私肥自己,算計老百姓口袋裡錢,又怎麼不招來民怨呢?

  我們從近幾年的一些官民之間的突發事件可以看出,多半是官逼民反的典型,地方政府官員的瘋狂掠財行為,激起了民憤使民眾失去了理智,引發了許多不該發生的悲劇,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為何地方官員從一開始就不能去處理好呢?這是因為在一些官員的思維裡,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從民眾身上撈取利益。

  如近年來,拆遷引發的群體事件不斷發生。而之所以會引起這些群體事件,原因很簡單,政府想低價收購民眾的土地,然後再高價賣給開發商,不以市價賠償,結果民眾不願意。而地方政府又極其要面子,可以說一些地方行政官員把這當政績來看,能瞞就瞞,有的甚至動用社會閑雜人等對民眾進步威逼恐嚇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結果讓事件發酵,無法收拾。而這些官員的行為,也是王岐山不願意看到的!

  現今中央反腐手段很厲害,雖然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依然還有很多腐敗官員“火中取栗”,變本加厲,我行我素,只是他們會換一種方式來挑戰中央反腐的底線,而這些都是王岐山所要警告的官員,也是民眾所痛恨的官員!

  而這些變本加厲的腐敗官員,多半信奉自己手中的權力,他們從來不講法則,不講道德,對民用法律來捆綁,對自己卻肆無忌憚的貪婪,絲毫不感覺到一絲的愧疚。相對來講,這些都是難啃的“骨頭”,他們拉幫結派,以抱團而腐,想以“法不眾責”的方式逃避法律的制裁,而現今十八屆四中全會則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如果抱團而腐的官員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依法治國又從何說起呢?

  2014-10-28 07:20:26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