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智庫雜誌:亞投行模式可為台灣開創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5-06-20 00:24:51  


 
  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一帶一路”國際戰略佈局,計劃打造橫跨歐亞的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亞投行的設立,明顯帶有配合“一帶一路”經濟戰略佈局的意味,希望重新建構一個由中國大陸所主導的國際經貿體系,彌補亞銀的不足,提供這些國家基礎建設的融資。透過對亞投行加盟國融資,中國大陸企業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的關聯影響將可能進一步增強,也會加大中國大陸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

  亞投行去年10月,22個首批創始會員國代表在北京簽署《籌備亞投行備忘錄》,之後,隨著英、法、德、意、荷、瑞等歐盟重要國家的加入,澳洲、韓國等美國重要盟邦也先後加入。亞投行不僅涵蓋整個亞洲大陸,更因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全部加入,亞投行已然從亞洲、中東橫跨到歐洲、非洲,中南美洲;如果加拿大最後選擇加入,則由美國主導的七國集團(G7)中,將只剩下美、日兩國未參加。

  亞投行的重要性,除了它瞄準亞洲據估算高達8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缺口外,其涵蓋地區被視為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如果亞投行真的在今年底投入運作,則它將牽動此一地區金融權的重新分配、規則的制定;國際工程招標;環保要求、工程的品管標準與驗收程序等等,很可能會形成特有的“中國特色”,並挑戰當前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局面。

  台灣的遲緩反應

  亞洲開發銀行現有六十七個會員國,台灣雖為創始會員國之一,且為亞洲開發基金捐助國,但台灣目前在亞銀內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力;加上台灣又不是IMF及世銀的成員國,從協助台灣金融業走出去的角度看,參與亞投行具有一定的利基。亞投行基礎建設投資所產生的外溢效果,勢必刺激周邊貿易及投資的盛行,衍生出相關的貿易融資與國際聯貸行為,這對台灣金融業是一大機會。參與亞投行也有利台灣業者爭取亞洲地區的公共工程標案,不需擔心只准會員投標的限制性招標行為,妨礙台灣業者爭取亞洲基礎建設的商機。基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台灣未來的重要政策之一,確實有必要主動加入亞投行,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區域經濟整合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