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智庫雜誌:台灣第三勢力組黨熱的成因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5-06-21 00:19:13  


 
  民國黨。2015年初,前國民黨新竹縣區域“立委”徐欣瑩突然宣佈退黨,後與前親民黨“立委”陳振盛籌組“民國黨”,並由徐任黨主席。雖然徐稱退黨是因對國民黨失望,但實質上她與國民黨縣長邱鏡淳之間關係不睦,邱已決定下屆“立委”棄徐才迫使她出走,成為又一支打著第三勢力旗號的地方政治力量。

  基進側翼。它是台灣南部高雄等地的青年台派組織,因“太陽花學運”而“走紅”,成為高雄第三勢力指標之一。去年“九合一”選舉中,基進側翼在高雄推出4名市議員候選人、新竹市推出1位。外界預估其頂多拿2、3千票,但實際得票超2.7萬票。儘管候選人以些微差距落敗,但表現遠超預期。目前該團體已成立政團形式的“基進側翼全國聯合事務所”,未來若能完成募款目標,就有條件成立政黨,“立委”選舉也會推出候選人。

  組黨熱背後的動因

  台灣第三勢力由2006、2007年的曇花一現到組黨熱,背後反映了島內第三勢力生存空間的擴大跡象。

  (一)兩大黨實力拉近,第三勢力可扮演關鍵少數

  根據對第三勢力的界定,稱為第三勢力須為兩大黨之外的力量。若兩黨實力差距懸殊,那麼更為弱小的第三勢力就難以發揮關鍵少數的制衡作用,在誕生之初就面臨成長動力不足的難題。若兩大黨實力處於大體接近時,第三勢力最能發揮“四兩拔千斤”作用。從目前台灣政黨實力看,國民黨雖在“立法院”仍以65席:40席,25席的優勢領先民進黨,但民進黨在全台22個縣市中,卻以13:6的執政優勢反超。基層縣市議員部分,國民黨籍的“直轄市”議員由上屆的160席減少至151席,民進黨由上屆的147席增至167席。縣市議員國民黨由上屆的259席下滑至235席,民進黨由上屆的111席升至124席。藍綠政黨實力整體上呈現出藍消綠漲、勢均力敵狀態。雙方實力拉近,此時出現的第三勢力,就可能在兩黨間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客觀上刺激了第三勢力的興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