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毅夫:金門育嬰堂承接的傳統

http://www.CRNTT.com   2018-11-17 00:15:25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來源: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作者 汪毅夫)金門育嬰堂創辦於清道光年間,在道光《金門志》留有簡要記載和足本《金門育嬰堂規條》。            

  從道光《金門志》的記載和《金門育嬰堂規條》看,金門育嬰堂乃承接了福建的種種傳統。             

  福建育嬰堂是福建舉子倉的繼承者。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松溪縣建育嬰堂“生生所”成,知縣潘拱辰為之記,其文略謂“邑舊有舉子倉六處。蓋因俗尚寡恩,凡貧民生子不能畜者,多溺不舉,而女尤甚。以故古之鄉先生,捐資置買公田,積穀以濟之”。乾隆《泰寧縣志》記:“育嬰堂在宋時已有之。官立乳母,育細民舉子之不能育者。紹興五年,楚州人王洋知邵武軍事,以建、劍、邵、汀四州,細民生子多不舉,奏立舉子倉,逐鄉積穀。貧民育(汪按,即孕育、懷孕也)五月以上書之籍,至免乳日,授以米一石三鬥。當時泰(寧)必有倉,今已莫考。我朝好生德治,奉文設立育嬰堂於北醫靈祠之前,而生者有以賴矣”。民國《南平縣志》於“舊育嬰堂”條下記:“宋有舉子倉,嘉泰間,知州事葉筠建。又有提舉司舉子倉,知州事劉允濟建”。據毛曉陽教授告知,《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三十二《國用考·賑恤》記:“初,閩人生子多不舉,高宗紹興中,朱子請立舉子倉”;“光宗紹熙中,趙汝愚知福州,括絕沒之田產,召佃輸租,仍發糴本,建倉收儲。遇受孕五月以上者,則書於籍,逮免乳日,人給米一石三鬥”;“嘉泰中,葉筠知南劍州,州貧,生子多不舉,請立舉子倉賑給之”。簡而言之,舉子倉是宋代福建朱熹、王洋、趙汝愚、葉筠、劉允濟一幹人等相與接續而創的傳統,以“乳有所資”來保障女嬰“活下來”、來保全女嬰生存權,是宋代福建舉子倉的基本思路,循此思路而有後世沿用的“寄養乳母”之策即“寄乳章程”或“寄乳法”。          

  道光《金門志》記:金門育嬰堂得“官、紳各捐項置業,以充經費。後以嬰多費少,幾乎不繼。幸有布政銜葉文瀾肩其事,籌項接濟”,捐款、籌款和置業,俾“乳有所資”也;又記:“又將女嬰陸續撥入廈門育嬰堂乳養以分其力”,是“寄養乳母”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