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中戰略競爭與歐盟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0-08-16 00:02:25  


 
  這結構之所以難以持續,問題出於霸權本身。

  提供“國際公共財”需要付出成本,例如為維持國際政治秩序,美國須駐軍全球並經常征戰,因而被稱為“世界警察”。美國雖從中獲得利益,但透過經濟學“邊際效益遞減法則”理解,提供公共財的效益愈來愈不符合成本。以經濟作為觀察指標,即可看出美國國家實力逐漸削弱的現象。

  西元2000年,美國總生產(GDP)的全球占比達30.3%;到了2018年僅為24.2%。如果以購買力平價(PPP)估算,美國2000年為20.5%,2018年僅為15.2%。這顯示美國為維持霸權,而付出國家實力長期衰退的代價。

  因此特朗普上台後強調“美國優先”,宣稱“不當世界警察”,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退群”行為,並不是不合理的衝動。因為若衹重視霸權地位的虛胖而不斷付出,卻無視國家實力如溫水煮青蛙般的逐漸衰退,長期而言終究逃不過霸權衰落的命運。

  這指出美國面對霸權競爭的兩個方向性策略選項:一個增強美國自身實力,另一個則是在遏制挑戰者。以賽車類比,前者專注於增加速度以保持領先,後者則著重在阻擋緊追者。然而賽車時兩者或可並行不悖,領先者可以一方面全力加速,一方面在緊追者迫近時設法阻擋;霸權競爭則不然。

  因為這兩個策略的操作邏輯是互相排斥的。國家資源有限,如果著重於增強美國自身實力,就不宜再提供國際公共財或讓利盟邦而消耗資源,但如此其他行為者為何要配合遏制挑戰者?著重於遏制挑戰者,則需要提供誘因以吸引其他行為者共同對抗,如此難免繼續削弱自身實力。

  這是既有霸權面對競爭時策略上的兩難情境,除非能在不耗損自身資源的前提下,說服或驅使其他行為者共同對抗挑戰者,否則霸權終將衰弱。美國能發展出這種“兩全其美”的策略嗎?如果是,又會產生何種非預期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