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與《洛神賦圖》的相遇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17:06:36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不少女性的形象。這些女神,由凡人變成仙女,在天地間遨游飄飛,把世俗女子無法實現的夢想,變成了流傳在人間的故事,儘管虛幻,卻令人神往。古老傳說中的神女有很多,如補天的女媧、奔月的嫦娥、法力無邊的西王母、太陽之母羲和等等。現代人能記住這些女神的名字,也知道有關這些女神的故事和傳說,但誰能描繪她們的形象呢?文學家們的筆下出現女神時,有了具體的形象。譬如屈原在《九歌》裡寫到山鬼,也是神話中的女神,但只是簡單的描寫:“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乘赤豹兮從文狸”。宋玉《神女賦》中的巫山神女,“其象無雙,其美無極”,賦中有大段對神女姿容的描繪:“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宋玉筆下的巫山神女,形象清晰迷人。這樣描寫女性之美,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傳說中的女神中,還有一位絕色女子,她是水中的仙女洛神。洛神相傳為伏羲之女,在洛水中溺亡,化為水神。洛神如何模樣,沒人見過。但是因為一篇文學名作,洛神翩翩而降,成了天下無雙的美人。這篇名作,是曹植的《洛神賦》。在文學作品中,寫女性之美,曹植的《洛神賦》可謂登峰造極,超越了宋玉的《神女賦》。《洛神賦》是一篇幻想作品,是一個夢,一段神話,也是一首綺麗凄美的長詩。曹植在幻想中遇見洛神,為她的絕美姿色和風韵傾倒,從此相思綿綿,夢牽魂繞。人神之戀,只能是擦肩而過,永無結局。

  少年時代,第一次讀《洛神賦》,驚異於文中描寫洛神美貌的華美文字。洛神長什麼模樣?曹植這樣寫:“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這些漢字的組合,產生神奇的效果。一個幻想中出現的仙女,被瑰麗綺美的文字化成了聲色靈動的具體形象,從她的表情神態、身姿肢體,到裙裾衣飾,甚至是身上散發出的蘭蕙幽香,都呼之欲出。

  文字描繪的美,給人提供了想象的天地。也許,不同的讀者,想象中的女神形象並不一樣。但是文字可以轉化成圖畫,畫家可以用線條和色彩,用畫面把文字描繪的美畫出來、固定下來,這是對文學作品的再創造。曹植離世一百多年後,有一位偉大的畫家,把《洛神賦》畫成一幅綺麗多彩的長卷,洛神復活在畫家的筆下。這位畫家,是東晉的顧愷之。顧愷之畫《洛神賦圖》,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原作已經亡佚。世人能看到的《洛神賦圖》,都是後世畫家的臨摹。

  我曾四次看到《洛神賦圖》,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看到《洛神賦圖》,是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那是宋人的摹本,是近千年前的絹本長卷,褐色的畫面上布滿歲月的煙塵。但諦視之下,畫中的人物情景還是清晰可見。洛神是長卷的主角,她一次次出現在畫面中,演繹著曹植《洛神賦》中無望的人神之愛。洛神從天外飛來,伴隨她的是龍雁祥雲,是奇花異草,是群仙翩躚。畫家用柔軟飄逸的線條,細致地勾勒出洛神的形象,畫出她深情惆悵的表情。這樣的線條,被人形容為“春蠶吐絲”。曹植也是長卷的主角,他和洛神遙遙相對,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畫中的曹植,是被隨從簇擁的王公貴族。他的目光,和周圍人的視線不一致,始終專注地凝視著洛神。曹植在畫中的形象沉穩端莊,卻讓人感覺悵然若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