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帥 山大威海 學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4月12日透露,下一步的社會保障將在全國全面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將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範圍。
這一醫療保險制度首次將大學生包括了進去,新醫改政策一出台,便引起了各大高校學生的討論。民辦高校的同學們反應積極。資料顯示,廣東民辦高校的在校學生數量在2006年就已經達到了近20萬,其中一部分學生醫保至今仍有空白。而公立高校的學生就在盤算著是虧了還是賺了。
何為城鎮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家庭(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保證城鎮居民“小病及時治療,慢病及時防治,大病及時救助”。
2007年試點時它的參保範圍是: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從這裡不難看出,07年是大學生還不在參保之列,那為什麼兩年之後,大學生進醫保了呢?那之前的大學生的醫療保險又是如何繳納的呢?
公立學校的“免費午餐”,私立學校“自掏腰包”
網上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公立高校的醫療費都是報銷的,大部分同學都是小病去校醫室開點常見藥,一般是免費或象征性付一兩塊錢的掛號費;病情較重,就去大醫院看門診或住院,事後拿單到學校報銷大部分醫藥費。而民辦高校的學生大都自掏腰包,學校不給報銷。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從小學到高中每學期的學費中都會包括30元的保險費,雖然出意外的概率極小,但家長都不放心,每年都要交。進入大學後,這方面的費用有學校報銷了。但是免費的醫療,恐怕在大學中并不普遍。
學生進醫保,大學丟包袱了嗎?
學生公費醫療帶給高校的財政負擔并不算重。中山大學校相關負責人透露,高校學生生病較少,醫保收支也就更寬裕;而社會保險包含老人和小孩,盤子更大,負擔也就更大。這也是為什麼保險公司願意以每生每年90元的價格(低於160元)向其提供醫療保險的原因所在。(南方日報報道)
實際上,大學生的健康狀況一般都較好,醫療開支較小,對於學校而言并不是很大的開支。學校每年用於規劃和教育的費用才是大的開支。不過各學校情況不一,改革試點也在推進之中。相關人士介紹說,目前我省公立高校學生醫療保險參差不齊,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與保險公司開展全面合作,門診和大病均由其負責,例如中大和華工;二是利用部、省補貼開展門診報銷,大病報銷則鼓勵學生購買30—50元不等的住院意外傷害險,例如暨大、華師;三是將部、省補貼的部分經費轉化為門診代用券,同時動員學生購買住院意外傷害險。
“站穩腳跟”還需在公立與私立之間找到平衡點
中山大學的一位社保研究專家指出,如果按照該標准,民辦高校的學生比起之前沒醫保,還是獲得實惠;而公立高校的大學生參保後,門診和住院的報銷標准可能稍微降低,而且還得自己交80元的保費。教育部門和社保部門正在商量,希望盡量提高大學生報銷比例。
提高報銷比例也是尋求平衡的一個方法,大學生還沒有進入社會自己賺錢,很多學生會在每年的保險費上猶豫,所以每年的保險費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參保的數量,進而關系到新醫改的順利實施。
自己承擔醫療保險費用對大學生而言,是一種負擔,但是大學生們如果一味在錢上計較,浪費時間,也浪費精力。現在應該做的是少發些牢騷,多關注些實際,政府的相關部門在協商這件事,相信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試點就是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使之不斷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