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過端午節,人們除了吃粽子,各地還有喝雄黃酒、插艾草、挂菖蒲、賽龍舟、系五色絲繩、縫荷包等諸多的民俗,在這些民俗的背後包含了許多值得傳承的文化財富和思想精髓。然而現在不要說繼承,恐怕知曉這些習俗的也都是一些長者了。一邊是對傳統民俗的遺忘,一邊是對節日氣氛缺失的抱怨,兩者縱橫交錯暴露出華人的矛盾心理。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民族傳統深邃厚重,一直以來華夏民族都以此爲傲。但是在現實中,全球一體化的强烈衝擊,積極融入海外社會的迫切期待,不自覺或者無奈之中,最終導致了海外華人社會中傳統節日氣氛的漸漸消退。
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錘煉和積澱,形成了獨特的精神特質和文化財富。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構成,是一個民族精神本質的重要載體。她凝結著一個民族的集體情感和共同力量,是一個民族得以延續,得以發展的精神支撑。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價值是屬于華人的集體財富,同時對其的傳承與保護更需要全體華人的積極參與和傾力付出。要知道只有延續了傳統,繼承了文化才能從根本上鞏固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無論是對歷史的繼承,還是對未來的展望,都離不開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認真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