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京報:20年後回眸 蘇聯解體證明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1 00:11:55  


 
  他說,在學術著作和出版物中現在廣泛流行著這樣一種觀點,即建立在計劃經濟和行政命令式管理原則基礎上的經濟模式是導致蘇聯衰敗的原因。他們確信,蘇聯經濟在與西方的競爭中沒有經受得住,而且到1980年代中期耗盡了其發展的潛力。然而,關於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缺少活力的這種結論沒有得到客觀數據的證實。蘇聯經濟是最穩定的一種經濟。在1928~1987年這段時期,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4倍。即使在1980年代,經濟年均增長3%~4%,這種發展速度與發達國家相當。

  他說,關於蘇聯技術落後的觀點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1980年代,蘇聯工農業使用的技術研製產品符合世界標準的占70%,超過世界標準的占15%。

  他認為,一種較為站得住的觀點是,危機的主要原因是М.С.戈爾巴喬夫在1985~1990年期間實施的經濟改革缺乏深思熟慮;執政黨——蘇聯共產黨的危機促進了蘇聯崩潰;戈爾巴喬夫政府實施的國內政策使蘇聯遭到重創;民族矛盾的擠壓也是蘇聯崩潰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評價戈爾巴喬夫

  作為一個實力上曾經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社會主義蘇聯,為何在戈爾巴喬夫執政僅僅5年時間,就結束了生命,在地球上消失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