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創新社會管理不可無視公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2 13:43:27  


 
  而對於官方和官員來說,官民關係不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更不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而是服務的提供者與服務接納者的關係。正如中共智囊俞可平所言:“社會管理主要不是統治而是治理,如果把社會管理誤解成統治,那會有災難性的後果。”

  其次,社會管理必須嚴格遵守並毫無條件地捍衛“三公(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社會矛盾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利益訴求、利益分配問題。在利益問題上,沒有公開的利益訴求和表達渠道,沒有公平透明的處置機制,沒有正直公正的執法者,純粹的利益糾紛和個體矛盾就會上升為官民矛盾、群體矛盾乃至社會矛盾。

  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政府及所屬機構只有“公”字當頭,沒有部門利益、局部利益,更沒有私利可言。公權力機構尤其不可成為某些官員個人牟取私利的工具,或者為某些部門或某一特殊階層謀利大開方便之門。公權濫用、公權私用已一次又一次激怒公眾、激起公憤,當局必須鐵腕遏制。

  第三,維護公平正義必須強化公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機制。監督是民主政治和法制社會的基礎。可以說,缺少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同樣,沒有公開的、暢通的、制度化的監督,公平正義就會像在山谷中喊口號,只聞其聲。是否公平,民眾最有發言權。中國有句話叫“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也只有充分發揮“群眾的眼睛”的作用,公平才是實實在在的。

  第四,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倚重民間力量。社會管理是政府和社會成員對社會事務和社會生活的依法管理。在社會經濟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社會管理僅靠政府大包大攬顯然不合適,尤其需要民間組織力量、公眾個人力量的積極、有序參與。而且民間力量的參與,不僅可以減少政府行政成本,更能表達民意、體現民主精神。

  中國社會正處轉型期,經濟發展,利益多元,階層分化,這使得諸多社會問題變得更為複雜,在沒有成型的模式可資借鑒的情況下,中國社會管理的創新確實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