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澳報:李登輝還好意思為宋楚瑜“鳴冤叫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17:06:03  


 
  但宋楚瑜又豈能自甘受縛?在眼看李登輝的“關愛眼神”投射不到自己的身上之後,就決定脫黨自行參選“總統”。他的民意支持度一路飆升,高居榜首,眼看比“立委”更高的“總統”位子即將垂手可得。於是,李登輝又透過國民黨藉不分區“立委”楊吉雄之手,拋出了“興票案”,狠狠地打擊了宋楚瑜,並嚴重地挫低了宋楚瑜的民意支持度,使得宋楚瑜以微弱得票率差距與“總統”位子擦肩而過,失去為台灣民眾服務的機會。而這一切,都是李登輝攪的鬼,而今天李登輝卻還好意思為宋楚瑜“鳴冤叫屈”!
 
  文章指出,為何在15年前,李登輝千方百計要壓制宋楚瑜的政治前景?這除了宋楚瑜的能力讓李登輝產生“武大郎開店”的忌才心理之外,也與2004年的台灣省長選舉出現的“葉利欽效應”令李登輝頓生戒心密切相關。實際上,在這個首次進行的台灣省長選舉中,具有一個超越此次選舉本身的內涵,,那就是它是兩年後進行的第一屆民選“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因為第一屆省長選舉和第一屆“總統”直選的選區相差甚微,台灣省比“中華民國”僅缺少屬“福建省”建制的金門、馬祖兩縣和台北、高雄兩市,面積只差不到百分之一,人口也只差百分之二十。

  因此,台灣省長選舉等於事實上的大半個“總統”選舉,選舉過程就是為“總統”選舉探路、摸底。而宋楚瑜參選台灣省長獲得當時有472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為56.22%。這與兩年後李登輝在“總統”選舉中,在台灣省範圍內獲得的489萬張選票,得票率為56.76%,僅差那麼一點點,因而被稱為“葉利欽效應”。正因為如此,在1996年的“總統”大選中,宋楚瑜擔心李登輝在台灣省範圍內所得選票不如自己在省長選舉中的成績,就出盡了吃奶的力氣為李登輝拉票。但也正因為是“葉利欽效應”已經顯現,而促使李登輝在“總統”選舉的當年底就決定要“廢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