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被“狀元”拋棄,內地名校如何自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23:31:12  


  作者:李兆清 江蘇南通人 職員

  今年香港各高校在內地的招生結束,香港大學在內地共錄取學生29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狀元”在內的17個省、市級高考“狀元”。
  對於香港大學來說,這是不俗的業績。香港大學憑借的是國際化的視野以及豐厚的獎學金。北京理科“狀元”梁思齊已被保送北大,但他最終還是棄北大而去,選擇了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四個高考“狀元”今年全被港校包攬。
  對於內地名校來說,這無疑是個響亮的耳光。之前,北大、清華、複旦等內地高校根本無須擔心,最後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等拔劍生會毫無意外地選擇自己,畢竟北大、清華、複旦等名校長期以來在公眾心中形成的地位是沒法兒動搖的。可隨著開放香港高校到內地招生,這種情況逐漸改變。從之前在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背後亦步亦趨,到現在開始獨立自主招生,香港大學正在改變之前的不利局面,成為眾多莘莘學子理想的選擇。
  其實,對於莘莘學子而言,選擇高校就像選擇股票,涉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清華教學樓被命名為“真維斯樓”,北大炫耀自己製造出最多的中國富豪,這些對於大學這片治學的淨土而言,無異於有力的嘲諷。大學本該是做學問的地方,本該是潛心學問、皓首窮經的地方,但現在卻成為追逐經濟利益的舞台。而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大學行政化、論文抄襲等怪相依然存在,對內地高校而言不啻於社會聲譽的巨大創傷。而當南方科大這所新興高校第一個吃螃蟹,想在高等教育改革領域扛起一面旗幟,卻引發不小阻撓,這讓人對於內地高校存在的鄙陋感到寒酸。
  相比之下,香港的高校更加國際化,更加尊重學術的權威,而且在香港求學的孩子國際視野方面肯定比內地高校高。這個世界缺少坐冷板凳做學術的人,也缺少能具備全球性思維、能跟外國人無障礙溝通的人,而在香港大學這些都可以彌補。此外,香港的高校開出的高額獎學金,對於莘莘學子而言,也是不小的誘惑。儘管內地高校對貧困學子的資助近幾年有所好轉,但社會上存在的貧富差距,依然讓上大學的費用成為一部分人不小的經濟負擔。所以,在獎學金設置上,香港的高校似乎也有值得內地高校參照的地方。
  近些年,在內地高校的培養下,高考狀元最終成材率不是很高,這更值得人們深思。我們的教育體制哪裡出了問題,進大學時出類拔萃的人才怎麼最後大浪淘沙到成才者寥寥無幾?是熱衷於追名逐利,還是大學行政化色彩太過濃重?內地的高等教育該如何改革,才能培養出眾多學識豐富、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被“狀元”拋棄,不是內地名校窮途末路,每所高校都該參與到如何進行高教改革中來,讓香港高校成為鮎魚,激勵我們去培養於國家、於社會有用的人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