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都“蕉”急,“ 黑白話”更叫人心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23:16:31  


  作者:桃源鷺 福建廈門 市民

  7月13日的新加坡《聯合早報》刊載“台灣自由時報”的文章,題為:《中國買台蕉 學者∶有強烈“政治動機”》。該文說,香蕉近日產銷失衡,台農委會表示要外銷大陸二千公噸,昨天也有山東省長宣稱要包下五百萬公斤。但大陸平常不買,具有政治宣傳意義時才買,是配合ECFA而大張旗鼓採購。 
   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教授陳淑恩和開南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二位學者無端指責說,大陸為疏解台農困難而採購台蕉行為是有強烈政治動機。筆者認為,確如該文所指,大陸農民、特別是海南果農,與南台灣農民一樣“蕉”急 ,都在為香蕉銷路問題焦心不已。“如果真的有利潤可言,生意人搶著做都來不及了,還要官方出面嗎?” 大陸此時對台採購香蕉確非二位學者指出的出於“自由市場機制”,但如果把國台辦、省市等官方單位採購“滯銷農產品”都套入“政治動機”,說“希望達到拉攏台灣農民的目的”也未免太“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大陸在多方解決海南蕉農困境的同時,對於台灣南部蕉農的燃眉之急,施以援手,也是不易之舉。海峽兩岸是同胞之情血濃於水,互幫互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己在“苦海”,卻願“作渡人舟”,不也彰顯“同呼吸、共命運”嗎? 
   看事物動不動拿“市場”、“價值”來比量,如此人世間哪來的親情呢? 別人的“好”視而不見,以“自私私人”來揣摩別人,不是偏執、就是自我私心太重。 囿於舊有的思維,拿“對立”觀點看兩岸,那麼,海峽關係怎麼向“好”方向發展呢,除非存心使“壞”。 
   人若“是非不辨,好壞不分”,“ 黑白話”亂講,是智慧不足,失去的不僅僅是機會,還有朋友親人;以敵對的心理看兩岸,畫地自牢而缺乏自信,破壞的是相融和諧的同胞情感,對自己又有何益呢? 把買台蕉“硬拗”成帶有“政治動機”,不顧台灣南部農民的疾苦,愛台灣心何在?愛台灣農民心安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