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經濟日報:全球金融債務危機 僅兩國可脫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9 10:27:10  


  中評社台北7月19日電/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世紀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許多國家,無分大小,都深陷主權債務危機之中,但只有兩個國家或許有比較高明的脫困之道。

  一個是中國。很多經濟學家如著名的“末日博士”羅比尼都看衰中國,除了中國大陸當前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產能過剩與過度投資現象之外,巨大的地方債務也是看壞的理由之一。

  2008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後,中國大陸為全力拉動內需,特別為欠缺財源的地方政府開闢了新的籌資管道,允許地方政府成立投資平台,例如投資公司與開發公司,以地方擁有的土地為抵押,向銀行融資,然後推動各項工程與建設。兩年多以來,地方融資平台總數已超過1萬家,總融資規模據審計署估計,已達人民幣10.7兆元。這些即興衝動性的投資與建設,普遍缺乏效率,估計起碼有三成以上將成為銀行壞帳,為中國大陸的金融體系埋下一顆威力巨大的定時炸彈。

  怎麼辦?這在任何國家都可能造成極大麻煩的金融危機,中國大陸以過去的經驗,卻有可能成功拆除炸彈引信,化險為夷。

  標準的程序是:(1)先要求所有銀行將不良貸款或壞帳予以“剝離”;(2)政府編列鉅額預算,成立數家不良資產處理公司;(3)不良資產處理公司向銀行買入被剝離後的壞資產進行處理;(4)被剝離壞資產後的銀行雖已切除了壞細胞,但體質羸弱,於是政府再編列鉅額預算對其“注資”,有如加持;(5)對於這些銀行,政府再進一步引介國際知名企業與金融大行作為戰略投資者,進行戰略投資;(6)最後,協助海外上市。於是,所有危機化解,只剩那幾家不良資產處理公司仍在處理那些壞資產,無人聞問。

  此中關鍵,一在於主要銀行都是國有;二在於政府可動用全社會(納稅人)的錢去收拾爛攤子,也就是讓13億人一起埋單,這叫“國家資本主義”。別的國家雖也叫國家,卻未必有國家資本主義,包括美國;但美國另有解困之道,可稱“帝國資本主義”,更厲害。

  社論還說,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日前暗示,有準備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政策,雖然次日略改口風,說有準備但未必立即推出。事實上,只要聯準會想這麼做,它完全可以推出名稱不叫QE3但實質卻是QE的政策。

  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先後推出兩輪QE,總規模超過2.3兆美元。量化寬鬆政策之於美國,一在於避免通貨緊縮,二在於拉動內需。實施結果,通縮是避免了,但實體經濟始終拉不起來,失業率降而復升,仍高居9%以上,此等形勢顯然不利奧巴馬明年爭取連任。

  社論認為,對美國而言,以印美鈔方式實施QE,經濟考量之外還有戰略考量。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債務國,且債務還在持續增加,這天文數字的債要怎麼還?還不了又該怎麼辦?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賴”。怎麼賴?理論上只有兩個手段,一武一文。武是發動戰爭,這在西方歷史中屢見不鮮;當然,兵者凶也,非必要不用。文就是印鈔票,讓貨幣貶值,貨幣一貶,債權縮水,債務就減輕了。美國善用此道,已歷有年矣。

  當然,不斷大印美鈔的結果,會導致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流動性的氾濫,及全球商品價格的上漲,形同輸出通貨膨脹,這一、兩年全球已深受其害。但對美國來講,“死道友不死貧道”,1971年宣布美元與黃金脫勾時,即有言在先,“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麻煩”;更何況,美國QE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賴債。這即是美國的“帝國資本主義”。美國帝國資本主義的關鍵,就是讓全球70億人一起為美國埋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