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典籍汗牛充栋 保护力不从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09:41:21  


 
  保护、修复与不断恶化的环境博弈

  沿着朴素的灰廊一路向前,背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故事——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书库。铁门缓缓开启,书香扑面而来,缓解了一屋子的沉重,一排排古籍珍品如同枕戈待旦的士兵。

  “平均酸碱度是一个衡量古籍生存状况的有效数据,数值下降得越多越快,就说明保存状况越恶劣越急迫。以宋元古本为例,其从诞生到20世纪60年代,历时900多年,平均酸碱度下降了一个单位。此后仅30年又下降了一个单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於环境恶化,酸雨增多,古籍酸化不断加剧。”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李小強介绍说,一旦这个数值降到5以下,古籍就失去了使用功能,我们称其为“遗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只要轻轻一碰就化为齑粉,它们已不具有生命。

  我省有150万册古籍,30余万册集中在省古籍保护中心,还有部分收藏在市县图书馆、博物馆、藏经楼等单位,其他散落于民间,全省目前尚未有一间恒温、恒湿的古籍书库。省古籍保护中心,这个我省唯一具有国家古籍修护资质的专业机构,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培训的专业古籍修护人员10余人,占全国的1/20,我省现存古籍中有1/3亟待修复,区区十数人,面对50余万册等待修复的古籍,岂不是杯水车薪,谈何容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