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典籍汗牛充栋 保护力不从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09:41:21  


 
  “整旧如旧”保存古籍文献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省古籍保护中心,一个近200平方米的工作间,魏清正在埋头修护一本明万历年间的《庾开府集》。她介绍说,修护一部古籍有严格的工作程序,从古籍书库领取文献后,首先要制定一个完整的修护计划,修护的纸张全部来源于国家古籍修护中心,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无酸纸。她带记者到电磁炉前,炉子上煮着红茶,旁边是几桶农夫山庄桶装纯净水,用纯净水煮红茶?她笑着回答记者的疑惑:工作人员可没有这么高的待遇,红茶水是染纸用的,茶水的浓淡根据修复古籍书页的深浅而定。修护的古籍,一般书页纸质已变黄,酥脆得掉渣儿,需要一页页散开,再用茶水浸湿,放在专用的修护铁板上,用纤细的镊子轻轻从书页背面补起,不用糨糊,只用茶水,糨糊易生虫,也不平整。补好后,在通风处自然晾干,用茶水染过的线绳装订,线绳颜色尽量与原书装订线颜色接近。然后,用千斤顶压平整、裁剪,才算完成修复,力求“整旧如旧”。

  邢雅梅,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古籍修护中心学习,在省古籍保护中心“故纸堆”里一干就是4年。她告诉记者,修护古籍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修护一部古籍就是与先贤对话,先贤曾为古籍传承付出艰辛的努力,今天我们修护古籍,就是一次与圣贤穿越时空的对话,深怀敬畏之心,比绣花还要精心得多。比如,如何执书?修书时要放在哪裡?应该怎么翻页?其中都大有门道。

  不遇良工,宁存旧物。古籍不可再生。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提出,当我们受人力物力所限时,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悬搁”。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张志清说,古籍保护的原则是“最少干预,整旧如旧”,这是近年来探索的结果。但对“整旧如旧”的理解各不相同。究竟什麼是“旧”,应该修补到哪个年代的 “旧”?在走过无数的弯路之后,国际古籍保护界已经达成共识,这就是保存古籍文献上的一切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明代藏书家叶盛曾慨叹:“夫天地间物,以余观之,难聚而易散者,莫书若也。”古籍的保护是与其产生相伴而行的。谁都知道古籍修护耗资耗力,而且越整理越多,如同一个电脑的內存,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再利用、再整合,就会影响到整个电脑的运转。修护刻不容缓,但古籍保护最怕的是政绩工程、献礼工程,动辄一年內修了多少,补了多少,违背科学、违背常识。

  古籍保护和修护看似平凡,看似普通,但需要我们用传承文化的恒心去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