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光國:兩岸新局勢 蔡英文方向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1 14:44:56  


  中評社台北7月21日電/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黃光國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蔡英文的電視競選廣告一開始便強調:“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聽到這句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感受。坦白說,我個人的反應是相當強烈的。 

  我也是台灣人。我這個“台灣人”跟蔡主席還有一點最獨特的共同之處:我們兩個人的父親都曾經在滿洲國工作過,但彼此的人生際遇卻截然不同。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1918-2006)是屏東楓港人,年輕時曾經到滿洲國大連工作,二次大戰後回台,開設汽車修理廠而逐漸發跡,後來又投資房地產,成為一方鉅富。 

  文章說,我的父親黃子正(1900-1959)是台北醫事專門學校的畢業生。卒業後到上海行醫,經由滿洲國外交總長謝介石引薦,成為末代皇帝溥儀的御醫。二次大戰結束後,他和溥儀一起被蘇聯軍俘虜,送到西伯利亞的集中營關了5年,俄國人又把他們送給中共,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關了7年。後來雖然被判“免起訴處分”,仍然不免老死於獄中。 

  二戰結束後不久,東北即成為國共內戰的戰場。母親帶著襁褓中的我,跟著台灣同鄉會,顛沛流離,逃回台灣。這段生命經歷,再加上日後我成長的困苦環境,使我對兩岸和平有一種異乎尋常的關切。 

  吟詩唱和氣氛融洽 

  文章說,多年來,我一直主張,將來兩岸應當以對等憲政實體的立場,分別以“中國台北”和“北京中國”的名義,簽訂和平協議。其中“台北”和“北京”代表兩個憲政實體的首府所在地,“中國”在台灣為“中華民國”,在大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符合“一中各表”的精神。 

  二次政黨輪替後,由“民主行動聯盟”原班人馬組成的“兩岸統合協會”,曾經針對此一議題,和大陸涉台學者舉辦四次會談。在第一次會談中,我提出“一中兩憲”的主張,大陸代表卻疑慮“一中兩憲”會不會變成“兩國論”?張亞中教授因此在第二次會談中提出“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構想,認為依照歐盟經驗,將來雙方以對等立場簽訂的各種協定,可以視為“第三憲”,兩岸便能逐步走向“統合”之路。 

  前兩次會談都在北京舉行,雙方壁壘分明、正襟危坐,氣氛相當嚴肅,到了去年“本栖會談”,星雲大師免費提供日本富士山下的本栖寺作為會議場所,會議期間,雙方代表吃住生活在一起,還吟詩唱和,氣氛變得十分融洽。 

  文章說,今年元月,星雲大師再度免費提供澳洲雪梨附近的佛光山“南天寺”,作為會談場所。在“南天會談”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義虎說,以“一中兩憲”描述兩岸關係的現實,“是沒有問題的”,“第三憲”則是“未來的理想”;“一中兩憲”既不是聯邦,也不是邦聯,在國際上也有先例,像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和桑吉巴(Zanzibar)之間的關係,便是“一國兩憲”。 

  一個國家兩位“總統” 

  當時我對坦尚尼亞和桑吉巴的關係一無所知,回台灣後,在今年2月出版的《中國評論》發現了一篇〈聯合共和國:坦桑尼亞模式與兩岸統一模式初探〉,一開始便說,2009年2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坦尚尼亞,與坦國總統基奎特舉行會談,同一天他又會見了桑吉巴總統卡魯姆,“令人不可思議,一個國家怎麼會有兩個“總統”呢?而且在國事活動中都得到外國元首的正式會見。其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是由坦噶尼喀(大陸)和桑吉巴(島)兩部分聯合而來的,以前是各自獨立的國家,作為聯合共和國一部分的桑吉巴,目前仍有自己的憲法與總統。” 

  文章說,作者指出,坦尚尼亞位於東非大陸,桑吉巴位在東非外海,是一個海島,兩者面積比例,約365比1,人口約34比1,跟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比例十分相似。文中還特別強調,“胡錦濤主席作為中國國家元首,訪問坦桑尼亞期間在會見聯合共和國總統後,還要會見桑吉巴總統,其他到訪的中國領導人也會依此慣例”。 

  了解中共政治的人都知道,中共領導人任何公開行動,都有強烈政治涵義。在我看來,以對等憲政實體的立場簽訂和平協議,不僅能夠反映兩岸關係的政治現實,而且最能夠兼顧目前在大陸100多萬台灣人的利益。身為台灣人,我認為這才是我們應當全力以赴的“和平與繁榮”之道。 

  文章說,奇怪的是,上一代台灣人的大陸經驗並沒有成為蔡英文解決兩岸問題的動力;富裕的家境反倒使“台灣人”變成她恣意玩弄的競選符碼。面對兩岸關係的新局勢,我想問的是:蔡主席,Where are you going?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