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唯有破除壟斷 才能拯救紅十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2 13:27:48  


微博上炫富的郭美美(網路圖片)
 
  但是公益組織的特殊性,決定了胡蘿蔔和大棒都不可行。在捐款人眾多且分散的情況下,“搭便車”現象導致慈善機構內部人控制,並不意外。解決公益組織的代理人難題,只有通過外部競爭。如果市場上存在眾多的公益組織,捐款人自然就可以選擇最值得信賴的公益組織。捐款人的資金就像選票,對公益組織進行優勝劣汰的選擇。當然,前提是公益組織之間能夠自由競爭,如果出現行政壟斷局面,競爭機制就無從談起。

  在自由競爭的情況下,公益組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贏得捐款人的信任:第一,充分的信息披露,定期公佈詳細的財務報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年報》公佈所有的捐款收入和花銷,小到每一個瑞士法郎都統計在內,而且可以在ICRC官網上查到;第二,接受權威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第三,更科學、更有效地運用捐贈資金;第四,可監測的資金投向;第五,邀請具有社會公信力的知名人士加入理事會。這些愛惜自己羽毛的知名人士,是不能容忍不合規操作的,即使改變不了局面也可以選擇辭職。

  眼下,中國紅十字會遭遇的信任危機,正是來源於運作的不透明:捐款人在紅十字會官網上的捐款查詢系統只能查詢善款是否到賬,而沒有善款流向、使用情況;國家審計署每年只對紅十字會的政府撥款一項資金來源的收支進行審計,而不審計募集的善款和層層上繳的會費;中紅會不受《基金會管理條例》的約束,每年的財務收支情況、項目執行情況等,按照《中國紅十字會法》只需向理事會報告,而沒有向公眾公示的義務;雖然承諾“定期向社會公眾公佈財務收支情況”,但紅十字會官網上的“統計數據公告”,至今也才披露到2007年。

  樹蔭之下易生苔蘚,這是並不復雜的道理。紅十字會不願意提高透明度,正是緣於其壟斷地位。中國法律規定,民間個人、公司或社團要從事公募性公益慈善事業,必須掛靠在紅十字會下面作為二級專項基金,且沒有獨立賬戶和法人資格,資金使用受到紅十字會的嚴格控制。如果不是李連傑的公眾影響力和不懈努力,如果不是輿論壓力,壹基金轉型為公募的努力也不會在2010年12月成為現實。壹基金身份的合法化,不是中國慈善事業開放的標誌,只是一個孤立的樣本。

  文章指出,壟斷的後果是可怕的,正如《南方周末》所警示的:“在中國,紅十字會已經異化為這樣一種組織——它與權力體系走得太近,又與商業世界結交甚歡。這幾乎讓人們忘了它作為民間組織的中立、獨立的人道主義初衷。”雖然紅十字會是慈善機構,但我們不能將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道德化,認為他們就不需要監督。透明度是對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最佳保護,也是紅十字會品牌的基石。

  所以說,重要的是打破紅十字會的“壟斷慈善”,降低慈善組織的進入壁壘,允許更多競爭,以合理競爭來激勵公益組織“從善”,此乃正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