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領隊:體制決定中國運動員沒有危機意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4 10:57:25  


 
  據李宏平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美國跳水隊也嘗試過長時間的集中訓練,還為此設立了一個跳水中心。但因為集訓後的效果不明顯,所以這個中心已經名存實亡。

  李宏平認為,美國跳水隊和中國跳水隊的巨大差距主要是培訓體製造成的。李宏平說:“中國進入專業隊的選手,他們生活的全部就是練習跳水。但在美國不行,比如我帶的幾名年輕選手,他們除了訓練,更重要的事情是完成學業。美國有嚴格的規定,學生每天在俱樂部的訓練時間不能超過4小時,就是要保障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學習。相比中國運動員平均每天8小時的訓練時間,大部分美國選手一周的訓練時間都很難超過20小時。訓練強度不夠,成績提高也難。”

  此外,在跳水運動員的選拔培養方面,美國和中國也有很大的差異。在中國,14歲已經是該收獲世界冠軍的年齡,例如獲得女子單人10米台銀牌的胡亞丹(微博)今年才15歲,但1年前她就活躍在跳水世界杯的賽場上了。而美國有嚴格的規定,14歲以下禁止登上10米高台。李宏平說:“美國人制定這項規定是為了保護青少年選手的生長發育。”

望將來:運動員學知識比拿獎牌重要

  截至昨晚,中國隊已經包攬了世游賽跳水項目的9塊金牌,然而中國隊對外仍然宣稱有強烈的危機感,每個項目上挑戰者和競爭者都很多。對此,李宏平說:“這些話都是中國隊的‘煙幕彈’。這樣即使成績不好,他們也有台階下。在我們看來,暫時還沒有哪支隊伍能抗衡中國隊。”

  為提高美國跳水隊的競爭力,李宏平曾試圖尋找一些中國運動員去美國大學練跳水,這樣不僅可以給中國運動員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也可以讓美國選手學習中國運動員的訓練作風和訓練方法。遺憾的是,這個想法至今都沒實現。李宏平發現,大多數中國運動員雖然在跳水項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他們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弱,達不到進入美國大學的標準。李宏平說:“其實美國大學的大門對外國運動員都是敞開的,但很多中國運動員的文化基礎還達不到跨進美國大學的標準。所以我最初的想法難以落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