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治愈中國運動員的“文化貧血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5 14:53:49  


北京什刹海體校的小隊員在進行體操訓練。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嘲諷,是中國運動員心頭揮之不去的痛,也為中國體育的未來敲響警鐘。

  將體校建設納入當地教育規劃;體校文化課教師由教育部門選派;中專類體校文化課時間每周不少於24學時;國家隊二線隊運動員實行文化水平准入制度……為改變運動員“文化貧血”現狀,國家有關部門今年以來出台了一系列改革舉措,都指引著運動員文化教育模式從“老時補血”向“少時造血”轉變。但要真正解決這一歷史“頑症”,尚需更多努力。

“文化貧血”危及中國體育“塔基”

  有51.3%的運動員因外出比賽、集訓而中斷學習,運動員到課率只有56%;選手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每周上課只有10學時;全國省級體校運動員人均教育經費700元,地級體校為460元,遠遠低於普通中學的1585元;體校約30%文化教師在跨學科教學……

  在3日於青島召開的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座談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用這樣一組數字闡述體育系統運動員文化教育的尷尬現狀。蔣志學說:“沒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和技能,運動員就難以再就業,新的運動員就不能進隊,後備人才輸送必然不暢,自然影響體育事業的長遠持續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運動員培養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如果“塔基”和“塔身”弱不禁風,“塔尖”必然坍塌,中國競技體育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他說,目前相當多的體校招生困難,出現萎縮,有的體校甚至報名數低於計劃招生數,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薄弱是一個根本原因。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是家長,要送孩子進體校,肯定難以指望他將來一定成冠軍,如果孩子始終處於‘塔基’和‘塔身’,又缺乏良好的文化教育,還缺乏基本職業技能,將來怎麼適應社會、怎麼就業?還會願意送孩子進體校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