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天棚魚缸石榴樹 老北京的避暑之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0:20:17  


 
  即便住在大雜院,北京人也自有清涼樂趣。院中住戶門前,幾乎家家瓜棚豆架葡萄架,不是天棚而勝於天棚。那年月大雜院沒有亂搭蓋小房的,都講究種樹養花草,盛夏院中,雖少有名貴花卉,但天竺葵、草茉莉、西番蓮、指甲草、薄荷、喇叭花,姹紫嫣紅,讓大院人家看著養眼,感覺清涼不少。

  那年月避暑,一般人不出京城,您花錢,中山公園等園林公園避暑,不花錢的老百姓,您奔什刹海荷花市場,那裡不僅風涼,而且有形形色色的消夏美食——鮮菱角、鮮藕片,蓮子粥、雪花酪,豆汁灌腸、西瓜攤,雜耍、唱戲、舊貨攤,熱浪暑蒸仿佛到此止住腳步。

  扇子曾是北京人度炎夏過伏天不離手的必備的物件。伏天裡,雖說人手一扇,但身份不同,扇子亦各有別。咱普通老百姓,多用竹葉、麥秆、蒲葵葉編織加工的扇子,老百姓買蒲扇、芭蕉扇,找個街頭巷口地攤上就齊了;大宅門的女士買精美的團扇,遠的來自蘇杭,近的也來自南城花市(大街)絹花作坊。達官顯貴、文人名優喜用折扇,當屬琉璃廠的榮寶齋、韵古齋。榮寶齋的扇面有名人的水墨丹青,韵古齋的扇骨有紫檀、象牙、湘妃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