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鉀肥對外依存度達60% 危及糧食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1:00:08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乳業標準為誰而設,“化肥價格每年都漲,咱都買不起啦。”這是一位正在田間勞作的湖南農民發出的感嘆。《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化肥特別是鉀肥價格的連年上漲,已成為制約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大痛楚。

  經濟參考報報道,作為中國最大的化肥進口商,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明偉接受記者採訪時呼籲:為破解中國鉀肥缺口之憂和進口鉀肥漲價之痛,我國在進一步強化“鉀肥進口聯合談判機制”的同時,還需要建立鉀肥淡季戰略儲備制度。

  國際供應商壟斷加劇,鉀肥價格連年上漲

  6月30日,由中國化肥進口商與國際供應商舉行的鉀肥價格國際談判宣告結束,談判最終敲定今年下半年中國進口鉀肥新到岸價為470美元/噸。這一價格與上半年相比,每噸上漲70美元,漲價幅度達到17.5%。

  據參與談判的馮明偉介紹,中國鉀肥新價格是在中化、中農和中海化學等企業組成的聯合談判小組與幾大國際供應商經過“艱難的價格博弈”後取得的,與國際市場相比,中國進口鉀肥“價格窪地”的地位並未改變。

  中化集團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強認為,分析國際鉀肥價格近年來持續大幅度上漲的原因,不能排除國際基礎資源原材料大幅上漲等因素,“但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國際供應商壟斷在加劇。”

  首先,從鉀礦資源上講,全球鉀礦儲量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南美、中東和亞洲的泰國等國家。其中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四國探明儲量占世界總量的92%。

  其次,從鉀肥產量上講,供應商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前獨聯體國家和中東地區,具有高度行業壟斷的特點。其中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以色列、約旦六國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8%;而世界五大鉀肥生產商(加拿大Potashcorp,美國M osaic,白俄羅斯Belaruskali,德國K ali& Saiz,俄羅斯U ralkali)的氯化鉀產能占全球的65%,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

  “特別是近幾年來,新的跨國壟斷礦業集團紛紛涉足鉀肥經營,國際供應商之間加大股權整合力度,使得原本形成的壟斷格局進一步加劇,全球鉀肥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馮明偉舉例說,比如,俄羅斯烏拉爾鉀肥公司大股東控股謝爾維尼特鉀鹽公司,整合了俄羅斯國內的鉀肥生產,目前正積極謀劃收購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屆時加鉀、俄鉀兩家公司將壟斷全球70%的產能;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和淡水河穀公司積極涉足鉀肥開採,產能擴張迅速,並不斷謀求控股、兼並原有鉀肥生產企業。

  李強告訴記者,這些國際鉀肥壟斷巨頭為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相互配合形成全球鉀肥價格聯盟。為推高鉀肥價格,他們甚至聯手限產,以平衡供應,由此導致使國際鉀肥價格逐年上漲。

  鉀肥對外依存度達60%,危及我國糧食安全

  作為傳統農業大國,我國對鉀肥需要量巨大,但國內鉀礦資源卻嚴重不足。

  據農業部門的有關專家介紹,以“氮、磷、鉀”為核心的化肥,被稱為“糧食的糧食”。特別是鉀肥,是我國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的基本物質資料,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提高作物抗逆性,而且通過平衡施肥、科學配比,還可以有效提升氮、磷肥料利用效率。然而,我國土壤結構中鉀元素分布不平衡,尤其在我國南方和長江流域廣大地區的土壤中普遍缺鉀。

  “要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必須平衡施用一定數量的鉀肥。”馮明偉說,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養分配比的逐步改善,作物產品品質相應提高。我國農業部門推薦的氮、磷、鉀施肥配比為1:0.4:0.3,按此比例計算,我國實際鉀肥年需求量應該超過2000萬噸。由於國際鉀肥市場價格的不斷上漲,國內市場需求受到抑制,目前鉀肥年需求量大約在1000萬噸左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