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車相撞前信號是否起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3:27:58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院長彭其淵稱,一般來說,每兩列動車之間有7000—8000米的距離,專業上稱“閉塞分區”,兩個相鄰站之間(鐵路術語叫區間)有多個信號機。每兩個信號機柱之間的空間,鐵路上把它看做是封閉的空間,叫閉塞區間。按照規定,兩個信號機之間的這個空間,絕對不允許同時存在兩輛列車。

  楊繼祥解釋,鐵路被分成很多數碼區段顯示在列控中心屏幕上,根據現代火車的ATP列控(列車自動防護)系統,同一條鐵路上,前車進入一個區段後,即形成閉塞分區,後車無法進入這個分區。後車會不斷接收列控中心發送的指令,自動加速、減速或停車,從而保證後車無法進入前車的分區,避免追尾。同時,列控中心的指令發送有四五重糾錯功能,互相校對,很難出現發錯信號。

  疑問一 D3115司機處理是否得當? 

  鐵科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從目前鐵道部披露的信息看,若前車(D3115)司機處置沒經驗,可能會造成事故發生。如果動力系統失靈,前車司機應在第一時間聯繫後車以及調度,溫福線是一條車次非常密集的線路,前車司機應該知道後面有車。

  該專家還說,退一步講的話,即便D3115司機沒法聯絡上後車及調度,他也可以跳下車往後跑500米放個響墩(這是一種在鐵路上用的,是一種黑色炸藥,按照鐵路技規(鐵道部令第29號)2007版中的第360條規定執行使用的)。這樣,後車從響墩上壓過去時,會發出巨大響聲,通過響聲提醒火車前方有危險,必須停車。

  按照鐵路上的操作規則,列車在區間被迫停車後,不能繼續運行時,司機應立即使用列車無線調度通信設備通知兩端站、列車調度員及車輛乘務員(隨車機械師),報告停車原因和停車位置,根據需要迅速請求救援。需要防護時,列車前方由司機負責,列車後方由車輛乘務員(隨車機械師)負責,無車輛乘務員為列車乘務員負責;單班單司機值乘的列車,列車前方由列車乘務員負責,無列車乘務員為司機負責。

疑問二 D301防護設備操作失誤?

  昨日,在鐵道論壇上,也有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對於事故的原因,不排除後車(D301)的ATP(列車自動防護)列控設備被打到隔離位,無ATP設備做安全防護造成。

  對此,鐵四院通信信號研究設計處原副總工程師楊繼祥認為,不排除這種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