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溫州動車追尾不僅是一起事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21:23:53  


 
  悲劇發生後,上述疑問讓人們感到十分困惑。要徹底揭開謎團,恐怕只能等到事故調查結果出來。但這還只是關於事故本身的疑問。這裡還有必要指出,溫州列車追尾並不僅是一起交通事故。無論列車追尾是天氣原因、設備故障或調度系統失靈所致,都表明動車運行安全出現了嚴重紕漏。列車運行發生問題,當然與鐵路部門的運作和管理出現漏洞直接相關。正如浙江省委組織部長蔡奇所說:“這麼大的事故,怎能歸咎於天氣和技術因素?”因此,徹查事故原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起事故還應引起人們對鐵路運行管理體制的深層次思考。

  近些年來,中國高速鐵路發展迅猛,一躍而成為世界高速鐵路“大國”。然而,作為國內唯一政企不分的產業,中國鐵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發生了大量的制度性問題。去年以來,鐵道部部長劉志軍,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等高官紛紛落馬,正是中國鐵路管理體制“有恙”的標誌性事件。一個政府部門既充當行業監管者又直接參與市場運作,其中弊端不言自明。事實上,政府高層及鐵道部並非沒有洞悉其中弊端,無奈沉屙日久,部門利益糾葛太深,致使相關改革遲遲難以提速。

  據報道,鐵路體制改革步履緩慢,部分原因在於相關部門提出,當前鐵路仍然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體制變了會影響協調問題,最後影響運輸安全。但所有這些理由,在現實面前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事實上已經成了“集中權力搞腐敗”的代名詞。鐵路體制改革會影響協調以及運輸安全等說法,不僅在理論上難以成立,而且因為“7•23”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也已顯得不堪一擊。這起事故表明,權力的集中並不能保證鐵路運行的安全順暢。相反地,由於權力過於集中,反倒可能導致管理不善與監管缺失,從而釀成更多悲劇。

  今年4月底,新任鐵道部長盛光祖就指出,鐵道部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權力過於集中,企業經營機制不活,不利於鐵路走向市場和改進運輸服務。這也表明,讓政府歸於政府,企業歸於企業,這是鐵路體制改革的第一步。而前不久發生的京滬高鐵停運事故,以及剛剛發生的這起動車追尾特大事故,使得加快邁開改革的這一步,顯得尤為迫切。隨著這起事故救援工作進入尾聲,這些問題值得好好地討論與反思了。(時間:7月25日 來源:上海商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