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石之瑜:林毅夫或楊淑君 誰算台灣之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9 01:37:35  


   
  1990年推動國企改革時出現一項爭論可資類比,就是廠長負責制之下的公營企業廠長代表誰?有說是代表國,有說是代表廠,有說是代表他們自己,甚至有說是代表一個專業。這個爭論在李娜奪得法網冠軍後也浮現,所以有人說她的勝利是網球專業的勝利。同理當然可以說,林毅夫的成就是經濟學的成就。然而,除了專業成就之外,是不適合繼續推論說,李娜是中國之光,林毅夫是台灣之光呢? 
 
  台灣之光的說法所影射的是,台灣是一個集體身分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有人特別與眾不同,因而讓台灣連帶受到其他身分的人所注目,便為台灣之光,似乎與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望子成龍、衣錦還鄉的固有文化相當一致。儘管當事人也許偶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惆悵,但畢竟能成為家鄉父老之光,列名青史不朽,也不虛此生。
 
  不過,假如每回台灣之光的喧囂,不是在分享當世人的榮耀喜悅,而是要消費人家的成就,將之轉變為自己的政治資本,或藐視旁人的武器,進而泡製集體對立,這樣的話,就只能反映台灣人把自己鎖進了牛角尖的意識之苦。反觀姚明,他儼然是當代超越這樣對立氛圍的範例,在中美兩國球迷之間成為橋梁。則台灣人忽視林毅夫的成就,把他排除在台灣之光的範圍外,因而矛盾地透露了某種解放的意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