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高速中國 謹防脫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1:04:09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5日發表社論說,近年來,繼“中國模式”討論大熱後,中國大陸面臨發展的陷阱和高牆之爭再起。隨著溫州動車慘禍的發生,中國大陸發展的速度和前進的軌道,勢將引起爭議,爭議的焦點就是,高速發展的中國大陸,會不會脫軌? 

  剛剛在溫州發生的動車追尾脫軌墜橋特大事故,令逾30人死亡、逾200人受傷。車廂自備動力的動車,是中國大陸的準高速列車。這起事故發生後,全中國大陸人民譁然,鐵道部查事故被懷疑掩埋證據,國務院主管領導人定調高鐵仍安全,中共中央宣傳部限制記者採訪和禁止對鐵路建設反思,原因何在? 

  社論說,原因就在於,中國大陸的鐵路建設,動輒萬億元人民幣大投資,全面動工、極力趕超,已經自己挖下了不少陷阱。以剛發生事故的甬台溫鐵路線而論,在其開通之前,鐵路運輸檢查廳就查實其開工一年就發生四起事故,導致13死4重傷及17人輕傷。 

  原鐵道部科技司司長周翊民披露,目前幾條高速鐵路小問題常有,有些問題實際不小但保密。如武廣線曾發生個電機的端蓋飛出;200公里的北京到瀋陽CRH5多次因中途故障而停車。太原到石家莊的石太線才建兩年,已經出現沉降。 

  社論說,問題不只在鐵路,中國大陸各個領域都在高速建設中,同為運輸領域,道路交通和橋樑,問題同樣嚴重。雲南一條公路運營第二天即坍塌,有關部門居然說與質量無關,是強降雨導致。7月以來,江蘇、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接連發生橋梁坍塌、斷裂事故,並導致人員傷亡,影響路網正常運行。 

  在這些特大橋樑垮塌事故中,有車輛嚴重違法超限超載的,有缺乏維護和失修的,也有建設質量成問題的。中國大陸過去一、二十年間,各地大建橋樑,目前已達60萬座,由於建築質量難有保障,專家相信已進入事故高發期。 

  社論說,除鐵路建設大熱、道路橋樑建設大熱,各地熱中建設又可能質量堪憂的,還有遍及全國大中城市的高層建築熱、地鐵建設熱、碼頭港口熱、煤礦開發熱等。其中高層建築熱,在上海一把大火後曾熱度稍減,近期則又成潮流。地鐵建設熱,已在北京、深圳等地出現連串事故。 

  現在人們極為擔心的,是另外兩項強制推動的全國性大建設,一個是中央號召推動的水利建設,地方為突顯政績,有可能盲目上項目;另一個是保障房建設,地方政府要完成中央下達的硬性開建指標,緊急開工,極可能再現一批“豆腐渣樓”。 

  過去30年來,中國大陸因改革開放強大動力,加上人口紅利等優勢,持續高速發展,被稱為“騰飛經濟”。對中國大陸未來發展之勢,目前有不同判斷,有認為高速發展那麼多年,按規律計也當有起有落,中國大陸要進入減速之年;有認為中國大陸的紅利仍未用盡,趕超經濟仍然有力、工業化和城鎮化仍強勁助推,還要勝飛20年;還有認為中國大陸的發展,已有朝力量爆發期,轉到問題爆發期,將進入下行階段。 

  社論說,未來大勢看去還有些抽象,眼前實際狀況則較為清晰。以全球來看,當前中國大陸經濟仍算一枝獨秀,但隱伏的問題,已漸漸顯性化。其中最大的問題,正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當局採用了“四萬億大投資”等“一攬子”計劃,經濟獲得強刺激的同時,也留下了快發展隱患,鐵路建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與之同時,高速發展呈現種種問題,包括各種體制性障礙、各種利益集團的糾葛、幹部官員全面貪腐、貧富差距拉大後的社會對立,又為未來的發展,挖下一個接一個的陷阱。傳說鐵道部長的貪腐8億元人民幣和鐵道部總工程師貪腐28億元人民幣,要用多少鐵路問題才能填平其大坑。道路、橋樑、地鐵的建設,早就說是一條高速公路倒一個交通廳長,一條地鐵扳倒一個市長。 

  社論說,因此,高速發展引致路基不穩、設備失靈,貪腐豆腐渣更像追尾的列車,每分鐘都可能由後面猛烈一撞,中國大陸這一行駛中的高速列車,已經醞釀著脫軌的風險。值此之際,中國大陸當然不能停下去,但必須慢下來,也該回味一下中共17大定下的“又好又快”四字綱領,重整發展路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