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梁振英:香港社會存在的問題越來越隱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8 17:33:56  


  《香港書展文化專題講座系列—奔向未來》 文字實錄
 
  2011年07月24日  
 
  會議:香港書展文化專題講座系列—奔向未來 

  地點:香港灣仔會展中心S427
 
  時間:2011年7月24日下午2:30-3:30
 
  講者:梁振英 

  主持:盧瑞盛 

  盧瑞盛:今天看到很多好朋友,林超英先生,還有市建局主席等等。 
  
  梁振英: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 

  盧瑞盛:CY的書叫奔向未來,是你出的第三本,我們點點題吧,你眼中未來的香港願景是怎樣的?   

  梁振英:香港的條件很好,但是我們面對的挑戰也很多,不是說風水問題,是說工作,不要說不進則退,最近有一個朋友說慢進則退,如果我們發展得比別人慢,相對來說是退步,如果一退步的話在香港社會會引起很多經濟、政治問題,所以我們是有選項的,不做事情,無論是相對還是絕對我們都會退步,另外一種是做事情,事在人為,我們工作的話香港的前景非常好。 

  盧瑞盛:你的序裡說“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香港很多問題,有淺層的問題,有中層的問題,也有深的問題,有短期的方法,有中期的策略,有長遠的規劃。其實要克服這麼的多東西,最重要的是什麼? 
  
  梁振英:我忘記了介紹盧瑞盛,盧瑞盛是資深是媒人。我覺得要有心,如果沒有心,深層、中層和淺層矛盾我們都會視而不見,我們要有心去認識社會,不只是我們行業,還有其他行業,不只是我們階層,還有其他階層有什麼問題。如果我們能用心去想,我們就會認識事情的本質和規模,然後去想辦法解決,所以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有心。 
  
  盧瑞盛:我認識CY很多年了,我入行是70年代末,你1977年從英國讀完書回來,已經是很高層了,在仲量行,所謂相由心生,我看到他的時候就會覺得很安定。我剛才說認識你已經有20多年,可能接近30年,你很多年前已經說落區了,去了很多地方,最近你又去了籠屋,你穿的是黑色的T-shirt,三個鈕扣都沒有扣起來,露了肉出來。你如何保持你的觸覺,你從政,落區,什麼人都看過,什麼事都看過,你如何保持一個觸覺或者赤子之心,融入各種環境,不論中層高層還是低層? 
  
  梁振英:我本身是基層出身。我中學是英皇,同學們也出身基層,畢業之後在社會上做人做事有一些成績,這也是我們中學風氣和文化。畢業以後,自己生活上,到處走,到處看,和任何人都可以聊天,久而久之,我發現香港社會確實是很豐富、多元,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各方面的環境都不同。你在中環,全世界最好最貴的東西都有,沿著電車路走四站路之後,你可以看到一個很不同的世界。然後再看統計數據,把感性的東西與理性結合。香港這個地方,如果最好的我們確實是最好,如果看平均數,我們也是相當好,但是看平均數以下,比如社會上收入最低的20%-30%的人,也有200萬人左右,就很不一樣。所以我經常告誡自己不要在中環上班就只做一個中環人,應該看到各個行業面對的問題,從而一起去想辦法做好這個社會。 
  
  盧瑞盛:80年代你落區,90年代你落區,2000年代你落區,有什麼分別? 
  
  梁振英:80年代和現在比,社會存在的問題是越來越隱性,比如說房屋的問題,80年代還有一些顯性的房屋問題,例如我們還有臨時房屋、寮屋,有一些天台屋沒有清理,那時候你不需要怎樣深入民間,坐車經過都可以看到。但是現在的房屋問題是隱性的,你在街道上走看不到好像80年代那樣的顯性的房屋問題,但是你進入一些大樓後,例如深水踄的舊唐樓,去一些上環和北角的寫字樓,裡面有板間房、籠屋,甚至近期有棺材房,這些是隱性的。如果你沒有近距離去看,你會以為香港已經沒有房屋問題了,但事實上是,香港的房屋問題過去幾年至少是沒有好轉,甚至可以說是有惡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