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故宮國家一級文物受損教訓深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1 16:02:00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針對故宮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在科研中受損事件,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類事件在中國文物界比較少見,教訓非常深刻。

  新華社報道,故宮博物院31日上午通過媒體向社會作出說明,7月4日約10時,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對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一級乙)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初步判定事故原因是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儀器操作時存在失誤,導致儀器內的樣品台上升距離過大,使瓷器受到擠壓而損壞。

  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在被告知此事時,深表震驚。他說,科研過程中損壞文物的事還從沒有聽說過,這是嚴重的教訓。中國在這方面有嚴格的制度規定,任何人員不能隨便碰珍貴文物,出現這樣的事太令人心痛了。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宋向光說,文物科研一般範圍包括年代出處的研究,作者、地域及文物本身的研究,還有對質地、構造用途、製造過程的研究等。國家文物局早就發佈過相關管理辦法,對文物的登記管理使用有嚴格規定。

  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故宮文物受損事件帶給我們深刻的教訓,對整個文物系統工作至少有兩點警示。一方面,針對重要文物的科研項目審批要慎重,必須把文物保護放在首位,儘量減少珍貴文物損壞的風險。謝辰生說,事實上我們相關部門針對珍貴文物已經有大量研究,許多數據可以從已有的科研成果中獲得。

  另一方面,文物保護的管理體制要用嚴格的制度來約束。謝辰生說,在需要接觸文物的操作環節,非專業人士不能隨便動手,應該讓專業的保管人員來動,因為他們更有經驗。還有在文物保管制度方面,原來都是歸文博單位保管部統一管理,但有些地方執行得並不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