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方便了人們的交往,失散多年的同學、相隔異地的親人、生意上的夥伴、工作中的同事、有共同愛好的個人甚至素不相識的路人,都通過社交網絡迅速連接到了一起,通過分享照片、視頻以及文字,人們在社交網絡上轉發評論新聞、播報突發事件、交流各種心得,似乎獲得了比現實生活中更加深入的社交體驗,並漸漸成為習慣。
網絡時代的“冷漠症”,混淆了虛擬與現實,甚至將虛擬空間看得比真實世界更加重要,對真實世界來說,這就是一種空前的冷漠。人們習慣於分享美食自拍,卻忘記了請朋友吃飯的承諾;習慣於在微博上轉發90歲老人撿垃圾帶來的感動,卻忘了晚上回家給媽媽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習慣於曬孩子可愛的笑臉,卻不肯抽出時間陪孩子讀書;習慣於停留沉醉在這個虛擬的世界,漸漸地忽略了身邊的朋友以及現實世界的觀感。這種病,對於你我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如果任由冷漠症傳播發展下去,現實世界最終將會被虛擬空間吞沒,變得冰冷而無情。英劇《黑鏡子》第二季第二集“白熊”中,將這種病症帶來的最終後果刻畫得淋漓盡致。不管多麼殘暴的暴行,多麼悲慘的境遇,圍觀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手機拍攝、分享,面對求助,沒有人願意施以援手。只要事不關己,就可以一直冷漠地拍下去,分享下去。最後女主角發現,自己也曾經是一起暴行的旁觀者、拍攝者、分享者。導演安排這一橋段,正是要說明,這種冷漠最終將傷害每一個人。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在低頭看手機。”科學技術的進步,最終目的應當是增進人的福利。出現“冷漠症”這樣的副產品,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隨波逐流,自覺或不自覺成為社交網絡的奴隸。在網絡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不能丟掉人性中善良而光明的一面,虛擬的空間應當讓現實的世界聯繫更加緊密,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這才是人類需要的網絡時代。
(來源:《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