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好長,喜歡你”“喜歡,求扣扣”“需要男朋友嗎?”
……
類似的留言多達數十條。
袁言表示,除了互撩,為了明星而開撕、刷同性戀漫畫小說、開黃腔也成了同學圈裡學生的社交常態。
吳小雨是一名90後英語教師,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習類App,她也“甚是愁惱”。
據她所知,班上至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用學習類App。“真用來學習的少,大都直接抄答案。”吳小雨說,學生的很多英文翻譯和標准答案一樣,作文內容也都是雷同的。
為一探究竟,吳小雨上網搜索了“作業App”,結果一下子冒出了幾十個“抄答案利器”。下載了一款熱門的拍照搜題App後,她發現其中提供的所謂“優質答案”錯誤百出,“簡直誤人子弟!”吳小雨說。
“不會的可以問老師。若是一味地依賴作業軟件、追求標准答案,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周小雨在家長會上向所有家長強調,希望同家長一起遏制住這股由App帶來的“抄襲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