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網評:中小國家心聲,世界聽清了嗎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李開盛(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強者行其所能為,弱者忍其所必受。”古希臘思想家修昔底德這句話道出了過去數千年來國家間關係的沉重現實,那就是中小國家被大國控制、剝削甚至難以保障自己的生存權。冷戰結束以來,中小國家被戰爭滅國的情況很少見了,但被霸權大國欺凌、控制甚至武力相加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有人津津樂道於冷戰結束後至今一直保持了“大國間無戰爭”的狀態,但伊拉克戰火中死難眾多、敘利亞難民流離失所和古巴民眾飽受制裁之苦等衝突和苦難,多多少少都與一些自以為是的大國有關,最後又波及那些大國。恐怖主義從巴基斯坦的市場延燒到紐約的雙子塔、歐洲對敘利亞難民說不、美國執政者在邊界竪起隔離墻,恰恰說明大國面對中小國家的苦難,自己無法獨善其身。
在全球化處於深刻演變的複雜時期,如何保障中小國家權益變得更加關鍵。有些中小國家因為發展機緣和自身努力成為新興經濟體的一員,分享到全球化的果實,但更多中小國家還是全球化過程中、尤其不平等的全球分工體系中的弱者。
現在更不利的情況是,一些大國出於一己之私,大搞保護主義,嚴重擾亂正常的國際經濟秩序。其中,作為世界頭號大國的美國就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放在所謂“大國競爭”上,為此甚至不顧正常的國際政治與經濟交往規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頭號強國的國際責任拋之腦後,一心琢磨如何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表現之一,就是這屆美國政府上台以後大砍特砍援外經費,在提交美國國會的2020年預算案中,人道救援經費將從90多億美元削減1/3,僅剩60億;全球健康計劃也從87億減到63億,裁減幅度高達28%。可以想見,面對美國這樣的大國及其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許多中小國家的處境只會變得更加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