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非遺老手藝,如何化為脫貧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6-14 10:47:51


 

  楊昌芹:作為赤水竹編傳承人,我在家鄉鎮上成立了一個集生產、銷售、加工、培訓為一體的產學研基地,面對面把竹編技藝教給本地農民。農民學會了技藝,產出了商品,帶動了就業,增加了收入,實現了脫貧致富。非遺產業不需要聽起來“高大上”,只要深挖傳統、有所創新,打破“千篇一律”的禁錮,打造出“小而精”的特色,就能具備市場競爭力,成為帶動鄉村造血、實現脫貧攻堅,乃至支撐鄉村振興的產業。我想,“授之以漁”的方式遠比“授之以魚”的方式好,比直接給貧困戶金錢更有意義。

  3.非遺“老物件”,創新煥光彩

  光明智庫:非遺要想長足發展,不能做孤芳自賞的“老物件”,而是要與時俱進,融入數字化大潮。在成為文旅消費“新秀”的過程中,如何在傳承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生產營銷渠道等環節下功夫?

  陳岸瑛:隨著國民教育的普及和提升,非遺傳承人的學歷普遍越來越高。年輕的傳承人大部分讀過大學,有的還是研究生畢業。培養傳承人應著眼於年輕人。一些技藝和業務熟練、文化素質高、有上進心的年輕人在短短一兩年內脫穎而出,成為非遺傳承發展的中堅力量,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

  就傳統工藝領域而言,不少傳統工藝企業近年來發展勢頭向好,不僅設計研發出走進現代生活的傳統工藝產品,而且開始挖掘產品之外的價值,將工藝背後的無形文化價值轉化為品牌價值。傳統工藝企業一旦擁有了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價值,就能與旅遊、教育、家居、服裝等行業跨界合作,產生品牌衍生價值。

  在跨界合作的過程中,小批量手工生產有機會與大的產業對接,產生批量的產品和服務,如非遺體驗課、非遺特色游、旅遊紀念品等。一些小而美的傳統工藝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與其他行業跨界合作形成更大的產業規模,使更多人受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