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雲三號G星在軌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04所 |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聽到火箭點火升空的轟響,正在測試廠房檢查數據的楊潤峰百感交集。
“就像養育多年的孩子,突然間真的離開你了。”日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他這樣回憶雷達上天時的感覺。
今年4月16日,我國首顆降水測量專用衛星風雲三號G星發射升空,其主載荷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04所研製的我國首套星載Ku、Ka雙頻降水測量雷達。截至記者發稿時,該雷達憑借犀利的“雙睛”,已成功探測到全球中低緯度地區降水的三維精細結構,捕捉到“瑪娃”“泰利”等台風降雨系統的三維立體結構。在8月份的華北暴雨雨情中,該雷達精準探測到降水三維精細結構信息,為防災減災提供了寶貴的觀測數據。
作為704所風雲三號G星降水測量雷達主任設計師,楊潤峰和同事們為該產品辛勤奮鬥了17年。當年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已生出華發。
“雙管齊下”造雷達
我國處於北太平洋西部台風活動帶,台風暴雨內澇一直是部分地區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
獲取降水資料,過去主要借助雨量計、地基雷達等手段,但受設備數量和分布位置限制,大範圍高空間分辨率的地面降水信息很難得到。1997年,美日聯合發射裝載降水雷達的TRMM(熱帶降雨測量任務)衛星,開創了星載雷達探測降水的先河,也為我國新一代低軌風雲氣象衛星發展提供了借鑒思路。
21世紀初,704所科研人員開始搜集材料,對星載降水雷達開展前期研究。他們敏銳地覺察到,相比TRMM衛星所用的單頻雷達,雙頻降水雷達在實際應用中效果更好。
“Ku、Ka雙頻降水測量雷達,能將雷達觀測分辨率高和衛星觀測範圍廣的優勢結合起來。”704所微波遙感技術研究室主任江柏森介紹,Ku頻段有利於探測強降水,Ka頻段有利於探測弱降水,兩者同步工作可以擴大降水探測能力,哪怕是每小時0.2毫米的毛毛雨,也能精準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