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巧手精工順德菜
http://www.CRNTT.com   2024-06-06 11:02:54


左圖:順德菜之蒸焗魚腸。右圖:順德菜之牡丹仙掌(百花釀仙掌)。(圖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大灣區的順德,古稱咸寧,到了明朝才出現順德縣的名字,取“順天明德”之意。歷史上順德縣經過多次和番禺、佛山、新會等地整合,到了今天,順德是佛山市的一個區,區內有六鎮四街道,六鎮便是陳村鎮、北滘鎮、樂從鎮、龍江鎮、杏壇鎮和均安鎮,四街道是大良街道、倫教街道、勒流街道和容桂街道。

  順德是廣東省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據《順德縣志》中載,自一四五二年順德建縣起,“迄至清末,均歸廣州府管轄”。清代的“食在廣州”,不只局限於廣州中心城區,而是指包括順德、佛山、南海等“廣州府”屬下諸邑。順德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起源於秦漢、孕育於唐宋,素有“粵菜之源”之譽。

  順德自古便是魚米之鄉,從宋代開始便已種桑養蠶,到了明清兩代更成為絲綢之都,男耕女織,人們生活富裕,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慢慢地便形成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儘管順德人和客家人在不同時期都來自中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可是在飲食方面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特色。明清兩代桑基魚塘和絲綢業的興起,為順德帶來逾三百年的繁榮,也孕育出“全民皆廚”的風氣。

  直至一九二九年世界經濟大蕭條,導致順德的絲綢業迅速凋零,但同時造就了一大批的自梳女,大量婦女南下到港澳南洋從事家傭工作。一九三○至一九七○年代,香港的富戶和中產階級,很多都會雇用順德來的媽姐,她們廚藝了得,心靈手巧,把順德家常菜的烹飪技術和菜式風味發揚光大。

  順德菜的特色是“食不厭精、妙在家常”,用最平凡的食材,顯示出不平凡的廚藝,講究刀工和鑊氣。由媽姐帶來的順德風味粵菜,主要材料是豬肉、淡水魚和時令蔬菜,流行的包括各式順德小炒、油鹽水浸鯇魚、豆腐蒸鯇魚、煎焗魚嘴、大良煎藕餅、炸鯪魚球、煎蛋角、蒸水蛋、冬菇燴魚腐、姜葱煀鯉魚、拆魚羹、蒸焗魚腸、煎釀鯪魚、煎釀苦瓜和茄子等。一九五○年代,香港中環金龍酒家二樓專營順德菜,主廚是媽姐;一九六○年代,有退休媽姐做起私房菜,以懷舊撚手菜招待熟客,很受歡迎。一九八○年代,最後一代媽姐逐漸退下來,但順德的家庭菜已經成為普遍的香港家常菜式。

  由於廣州的廣府粵菜,由明、清起就是“廚出鳳城”,所以很多人認為,順德是粵菜的發祥地。從一八四○年代到一九三○年代,廣州飲食界的佛山商幫,紛紛南下在香港投資茶樓酒家,大批原籍順德的廣州粵菜廚師,隨著佛幫的酒樓字號移居香港,從事以廣府菜和順德菜為基礎的香港粵菜。順德籍廣州廚師移居香港,並在香港廣招弟子,直至八九十年代,香港不少廚師都是順德籍或曾師從順德籍師傅,成為大半世紀以來香港粵菜發展的重要人力及廚藝支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