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自主減排,中國有決心和誠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3 14:53:18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守護人類綠色家園,需要所有國家相互借鑒、攜手努力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全球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連續兩年實現零增長,中國對此貢獻巨大。作為首個承諾自主減排的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中國能否實現“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的目標?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以及國際知名大學發表報告稱,事實上中國在2015年甚至2014年就已經接近到達碳排放峰值,比預計的時間點要早得多;也有西方媒體、學者對中國是否會為早日實現碳排放峰值採取切實行動提出疑問。

  應該看到,為了盡早兌現減排承諾,中國始終將國際責任與自身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提出了務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路徑。“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單列一章,提出堅持減緩與適應並重,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減排承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規劃綱要中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等諸多措施,均表明了中國減排的決心。中國還明確提出從當前到2020年、2030年及以後的行動路線圖,並在40多個省市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當前的試點經驗已經表明,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經濟增長和碳排放脫鈎完全可以做到。

  中國在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近20年,中國累計節能量占全球總節能量的58%,目前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24%,已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國。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將中國視為應對氣候變化重要領導者,並呼籲世界各國都努力實現深層能源體系變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