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科技創新厚積薄發
http://www.CRNTT.com   2020-10-03 11:25:46


 

  獲得投入的不只是人工智能。“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投入快速增長,規模優勢顯著。2019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到10717.4億元,是2015年的1.53倍;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GDP之比)從2015年的2.06%提高至2019年的2.23%,已超過歐盟平均水平。

  人才是第一資源。長期和大量的投入也讓我國科技人才隊伍逐步成長壯大。“十三五”期間,我國逐步由人口大國向科技人力資源大國邁進。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由2015年的375.9萬人年,增長到2018年的438.1萬人年,2019年將達到461萬人年,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研發人員總量的比重超過30%。

  產出:科技改變世界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陳國強有一個夢想:用可降解可食用的生物塑料PHA,取代會造成“白色污染”的石油基塑料。從1994年回國至今,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微生物發酵,將陳化糧甚至廚餘垃圾這些有機質轉化成生物塑料,並將之稱作“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

  近5年,他的技術成功應用於工業生產,已進入收獲期,離夢想越來越近。此前的工業生物技術,高耗能、高耗水、設備投資巨大、工藝複雜。陳國強團隊從自然界篩選出兩種嗜鹽細菌,成功開發了以耐鹽細菌發酵生產生物塑料PHA的“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

  “這項技術目前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它節能、節水、可連續生產、工藝設備簡單,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使我國生物製造產品競爭力大幅增強。”陳國強說,目前研發團隊已獲得授權專利40項,該技術已經在數家公司實現大規模生產,得到的各種PHA材料已經應用於醫療組織工程、功能材料、農膜、纖維以及3D打印,使我國成為國際PHA領域學術和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以及醫學應用研究最多的國家。

  像“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這樣致力於改變世界的科技成果,正在中國大量湧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