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科技創新厚積薄發
http://www.CRNTT.com   2020-10-03 11:25:46


 

  “十三五”期間,我國知識創造能力顯著增強,專利產出穩步提高,逐步由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轉變。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由2015年的26.3萬件增長到2019年的36.1萬件,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2019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5.9萬件,是2015年的2倍,躍居世界第一位。

  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尋求主動,就必須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之路。“十三五”期間,中國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創新機制,釋放創新潛能,讓科技成果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有不少優秀的創新型企業在此過程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就是其中之一,這家創建於2011年的企業,目標是“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

  “我在信達生物負責臨床研發,過去的5年是信達生物快速發展的5年,實現了多個從無到有。我們從2016年開啟創新藥的臨床研究,目前已經有3款單克隆抗體藥上市。”信達生物醫學科學與戰略腫瘤部副總裁周輝告訴記者。

  生物藥尤其是單克隆抗體藥,一直是我國在制藥領域的瓶頸。單抗藥物治療因其靶向、低毒、療效好,被廣泛應用在腫瘤、自身免疫病等領域,但是其開發成本高、難度大,對研發公司的技術、資金都有極高的要求。近年來,一批中國生物制藥企業闖入這個領域,成績斐然,“十三五”期間已有多款國產單抗藥獲批上市。

  信達生物開發的腫瘤治療新藥達伯舒就是一種單抗藥,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這是唯一納入國家醫保的單克隆抗體藥。進入醫保後提高了腫瘤患者的藥物可及性,讓患者能享受到最新的科技進步成果。”周輝說,信達生物一直致力於創新藥品研發,目前已經建起具有23個臨床階段產品的產品鏈。“展望‘十四五’,我期待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獲得更大發展,信達生物一定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