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0-12-22 10:18:34


 
  1992—2013年,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連續22年保持在10%,其中8年保持在20%以上;2014—2019年降至10%以內,但仍連續5年高於收入增速,上述形勢導致大部分年份均有赤字。

  “財政能夠承擔的風險有限度,超出限度後,不僅會推升隱性赤字和債務,而且會擴大公共風險。”“這當中的關鍵就是平衡”,梁季說,財政要統籌考慮的關係很多,比如長遠與當前、發展與穩定、供給與需求、節奏和力度等。

  她強調,面對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的壓力,減稅降費政策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蛋糕不可能無限做大

  減稅有三種效應,一是擴內需、刺激經濟增長,二是降成本,三是引導和穩定預期。

  減稅降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提和關鍵點是,企業和居民要將減稅降費“好處”用出去,即投資或消費,否則不會帶來經濟增長。並且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後續傳導機制也都在於帶來消費的無限次循環,只有消費循環一直繼續下去,才能產生減稅降費的乘數效應。

  我國2019年全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其中給居民減稅降費0.58萬億元,給企業減稅降費1.79萬億元(減降流轉類稅費1.43萬億元,所得類稅費0.36萬億元)。根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團隊的測算,給居民減稅拉動經濟增長0.57萬億元,給企業減稅降費拉動經濟增長在1.42—2.28萬億元之間,其中減流轉類稅費拉動GDP增長1.18—1.79萬億元,減所得類稅費拉動GDP增長0.23—0.48萬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