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雲端”做科普 院士成“網紅”
http://www.CRNTT.com   2022-09-09 15:36:46


 
  除了影響大眾,劉嘉麒也希望自己所做的“雲科普”,能帶動更多科學研究者參與到這一工作中來。

  “對我來說,做科普是一份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劉嘉麒告訴記者,他幼時經歷過喪父之痛、家庭困頓,“如果我小時候沒有獲得他人的幫助、沒有國家的培養,就很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此我一直心懷感恩。其他的科研人員或許有不同的成長經歷,但每個人都不是‘生而知之’,一定是‘學而知之’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樣都會得到來自社會各方的支持。所以,在當你掌握了一點知識、有了一些能力後,自然理所應當地要去回饋社會。知識不能自私。從這個角度說,每位知識分子都應該做一些科普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舒德幹——

  “科研和科普理應‘比翼齊飛’”

  今年76歲的舒德幹是進化古生物學領域的專家。而今,他在網絡上又被網友們贈予了一個新頭銜——“重量級寶藏UP主”。

  在一期主題為“我們從哪裡來”的科普視頻中,舒德幹站在檔案櫃前,隨手拿出了被稱為“天下第一魚”的昆明魚化石,向觀眾講解生物進化,並幽默地補充道:“這個東西是超級國寶,平常我都是鎖在保險櫃里的!”引來網友在彈幕中驚呼“太珍貴了”“原來學知識還能免費看國寶”。

  有人覺得,院士做科普是“大材小用”。能掌握本領域最前沿知識的人,給公眾講解一些皮毛,難道還不容易麼?

  但舒德幹卻說,做好科普並非易事。為了把古生物學這個“冷門學科”講解得“接地氣”,他著實花了不少功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