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減災文化引發“聚變效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2 10:19:20  


  作者:王林 廣東省深圳市 資深新聞評論員

  5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還來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看望醫務人員,了解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情況。他通過視頻同一位留院進行醫學觀察的人員通話。他要求,各地務必按照中央的安排,全面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護人民群衆的生命健康。(5月11日《京華時報》)

  衛生部5月11日通報,四川省確診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這是我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1日下午到成都市傳染病醫院看望中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醫護人員。(5月11日新華社)

  我國將今年的5月12日定為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以此提醒人們居安思危,常存憂患之心,增強防災意識,清醒地面對自然災害的風險、威脅和挑戰。(5月11日新華社)

  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對人類公共衛生安全構成嚴峻挑戰。看了以上報道,記者強烈感受到獨具中國特色減災文化的無窮威力,減災文化目前已經引發“聚變效應”。 

  減災文化是人類與由自然變異引起的自然災害作鬥爭,保障人類發展和進步所創造的文化,即持續發展、不斷優化的減災防災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總和。它是防災減災的基礎,關系國民經濟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領域,情系千家萬戶。減災文化建設對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減災文化。這在應對非典、禽流感、汶川特大地震、此次甲型H1N1流感中表現突出: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人民軍隊的關鍵作用、強大國力的保障作用、全民參與的推動作用、媒體輿論引導的凝聚作用,五大作用的整合聯動,展示了我國綜合災害風險防範結構與功能體系的優化,顯示了我國公共危機應對戰略體系日益成熟。這表現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日益健全;防災減災國際合作機制進一步建立;公共危機社會動員機制業已形成,被國際社會稱為“巨災風險防範的中國範式”。 

  “聚變效應”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而產生的一種核反應效應。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核聚變效應幾乎不會帶來放射性污染等環境問題,是理想的能源方式。目前,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公共危機社會動員機制等“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減災文化,并引發“聚變效應”。 

  效應一:各級政府有條不紊地迅速應對和防控。我國經歷非典考驗後,在精神、物質、制度等層面,有了更多的從容淡定,各盡所職,各負其責。 自中國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發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迅速部署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有關部門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不折不扣地確保措施的落實,保障社會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效應二:部門間和區域間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已經形成。執行疫情零報告制度,發現疫情必須及時准確上報;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倡全民健身,增強全民體質,確保甲型H1N1流感防控信息共享、密切配合、有效協調、措施到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