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無冕之王”遭圍毆為哪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9 22:29:03  


  作者:王厚海 山東省威海市 學生

  湖北巴東發生的女服務員鄧玉嬌刺死官員案一直備受媒體關注。昨天兩名在巴東縣野三關鎮采訪此案的記者被當地不明身份的人圍攻毆打,并被強制寫下“未經當地批准不得擅自到此采訪”的書面材料,采訪獲得的錄音及照片也被強行删除。(騰訊網5月29日) 
  
  28日上午11點左右,新京報女記者孔璞和南方人物周刊記者衛毅正在巴東縣野三關鎮采訪鄧玉嬌的外婆。采訪進行中,四、五個人突然闖了進來,那些衝進來後就把兩個記者的采訪本撕掉扔出去,嘴裡喊著“這裡不歡迎你們”就把衛毅抓起來摁到墻上亂打,然後也把孔璞拖出去。打兩個記者的人自稱是鄧玉嬌家的親戚,但鄧玉嬌的外婆說,她根本不認識他們,也叫不出他們的名字。 

  事情講述到這裡就疑點叢生了,為何打人者自稱是鄧玉嬌的親戚,而外婆卻不認識他們?他們有什麼權利阻止記者的采訪權?采訪權,是記者有自主地通過一切合法手段采集新聞材料而不受非法幹預的權利。在公開場合,即允許公衆自由出入的場所和場合,記者作為公衆的一員,可以自主地以各種手段采集信息,涉及到需要從他人那裡獲取的信息,記者需要征得被采訪人的同意,取得一致意見後,其他人不得幹預,如果強行幹預、阻礙,就構成了對采訪權的侵犯。既然鄧玉嬌的外婆同意接受采訪,這些打人者強行阻撓記者采訪,并對記者進行人身攻擊,嚴重侵犯了記者的采訪權。幸好記者不是在采訪他們,否則,恐怕記者們連命都得搭進去了。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打人者肯定不是鄧玉嬌的親戚,恐怕他們是鄧玉嬌案利益受害牽連者吧。他們害怕、恐懼記者采訪透露出更多真相而危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加以妄圖阻止。 

  近年來,隨著新聞活動對社會生活的全方位的介入,新聞采訪遭到拒絕的事件頻頻發生,他們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對記者實施暴力行為以示拒絕行為卻也呈現出攀升的趨勢,例如,《京華時報》攝影記者楊威因采訪曾被本報披露過的豐台石榴園小區物業主報仇性地所打;《四川質量報》記者在成都市雙橋路"千依百順"服裝店采訪時,遭到該店老板及其同夥的圍攻和毆打;原蘭州市榮華商廈總經理段鴻奇因對批評報道不滿,竟帶領保安人員衝進報社毆打記者……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案例,暴露著新聞工作者采訪工作的艱辛與苦澀。他們的采訪權遭到侵害,誰來保護他們? 

  更為有意思的兩個現象是:一是,被打記者的“檔次”越來越高。從最初縣級地方媒體記者遭受暴力襲擊,到今天中央台、新華社記者被以侵犯人身權形式侵犯采訪權,除了說明新聞輿論監督開展得比較廣泛深入,更給世人的一個警示:記者的采訪權、人身權需要引起全社會及有關部門的特別重視;其二,以暴力拒絕采訪者當中竟然出現了地方官員及公安、檢察等執法機構的陣容。新聞媒體在輿論監督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腐敗問題比較嚴重、特大事故頻繁、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狀況下,媒體正承擔著超負荷的監督職能。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執法機關再濫用行政權力對媒體封殺,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記者遭毆打的事件層出不窮,絕不是什麼偶然事件,而是緣於我國正處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不良問題的相伴而生,為了滿足受衆的知情權,同時也是對社會發展的終極關懷,媒體必然會涉入各種各樣消極新聞事件當中,進行深入采訪和詳細報道。由於這樣的新聞采訪觸犯了采訪對象的既得利益,他們往往用拒絕采訪來對抗,甚至是暴力抵抗。 

  如何維護新聞記者的采訪權利不受侵害,如何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并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的,也并不是某領導層靠“拍腦袋”就解決的事,它是一種長期以來的制度缺陷。 

  所以,在法律的保護上應該更加強調。在以後的新聞立法中可以規定對采訪受侵害行為予以較為嚴格的制裁,應加強對記者正當采訪權益的保護力度,對那些毆打、殘害記者的不法之徒依法懲處,以儆效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