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讓知識衝破黎明的霧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7 15:17:39  


  作者:王海龍 山東省平邑縣 公務員

  一年一度高考時,對於知識及承載知識的知識分子,在實踐出真知的認同下,談一點想法。 

  電影《劉三姐》對歌一出戲,對於脫離生活實際的迂腐的知識分子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依附權貴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近日就有好事者以知識分子代言人自居,反過來批劉三姐刁蠻不化、羞辱斯文,以至於不遵法紀、聚眾鬧事、侵占莫家山林和田地財產權,甚至摔碎莫家古董、破壞文物等等,實屬罪莫大焉呢。 

  雖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熏陶,但中國知識分子自古就不是完整不可分的純真一族,有傲骨者躬耕南山、采菊東籬;有傲氣者苦讀寒窗、一朝及第;更有雲雲秀才開設私塾、養家糊口,實乃普及了文化。只有極少數依附權貴,仰人鼻息,混個酒足飯飽後搖頭晃腦,之乎者也恍若代君臨天下者,儼然不可一世。 

  知識與實踐結合,實踐出真知,是我們長期以來所提倡的。前幾日,有山農大等大專院校的教授們有組織的來到我們鄉下,親自到大棚蔬菜基地、果園裡給農民講課,深受農民歡迎。由此我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玉米育種和高產栽培專家李登海,西南農學院畢業的袁隆平稱自己是人民農學家,初中畢業的李登海認為自己就是農民。他們兩位是當代中國最受尊敬的知識分子代表,也是農民最受歡迎的知識分子朋友。和農民、工人等體力勞動者交朋友,深入第一線,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利用自己的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水平,這應該是知識分子的成長和報國之路。 

  近幾年,國家有組織的安排大學生到農村第一線,或“三支一扶”,即考選一批大學生在畢業後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或到行政村擔任書記、主任助理,即所謂“大學生村官”,或選拔“選調生”,或選拔“西部服務志願者”等等,和過去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開辟了知識分子繼續學習和創業的第二學校,都是給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舞台呀。 

  農民真的需要知識。農民對大學生的態度和對鄉鎮幹部的態度截然不同,目光裡沒有哀怨只有慈愛,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有些心裡話也願意和他們說。而大學生對於農民就像是對於父母,沒有任何自己是村“官”的感覺,為農民能做一點事都會有成就感。 

  農村的希望,在於大學生,在於不要被鄉鎮存在的貪瀆、醜惡、懶散等陋習污染的大學生。我在和他們交流時曾經把鄉鎮的種種醜惡現象,把我對他們被污染的擔憂直陳案前,也取得了他們的共鳴。真的,他們從學校裡走出時就已經不是一張白紙,來到社會這個大醬缸裡能像荷花一樣麼?但願吧。畢竟,醬缸裡也有澄清於外的清流。 

  無論每批大學生在農村能幹多久,只要國家政策不變,他們就像一股股清流,不斷地滌蕩著老醬缸,既驚醒了農村幹部,更喚醒了農民群眾,這就是農村的希望。 

  農村的希望,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依然升起。這太陽,當衝破黎明時分的霧瘴時,定然是紅彤彤的新天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