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公務開支公開,還需要多少非常手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2 15:32:35  


  作者:秦渭華 陝西省渭南市 教師

  互聯網的普及,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為占人口大多數的草芥小民們提供了一個舞台。隨他們唱陽春白雪也好,哼下裡巴人也好,甚或是鬼哭狼嚎、滿台子翻跟頭也好,總會有觀眾,甚或也有掌聲。上了舞台,演員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原本並未認識到的天賦和才能。這幾年,就有一些網民顯露出了非同尋常的搞諜報工作的天賦和才能。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某網友曝出了一份重慶某區“落實厲行節約八項要求有關情況摸底匯總表”的照片。此表顯示,2006年,某區政府在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用一項上花掉了1693萬元, 2008年高達2281萬元。今年,政府厲行節約八項要求,“勒緊公款腰包”,公車一項亦擬花2000萬左右。除此之外,該區政府2008年用於公款出國(境)支出9.5萬元,公務接待用了1294萬元,用電、用水、用油花了1563萬。一位知情者透露,重慶有關部門確實正在作“落實厲行節約八項要求有關情況摸底匯總表”的工作,說明這張照片是真實的。此網友的身份應該是政府內部人員。這就讓人聯想到《潛伏》裡的餘則成。由此又讓人聯想到不久前的另一樁案子。發於天涯社區的一篇名為《某單位領導出國考察總結報告是如何炮製的》的帖子,以文件截圖及單位網上工作平台的對話為證,曝光了2009年初廣州海事法院有關人員花費48萬餘元公款出國“考察”一事。事後該院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近日在互聯網出現的《某單位領導出國考察總結報告是如何炮製的》帖子,懷疑是有人在該院的“O A”系統竊取內部文件,然後發布到互聯網上的。其理由在於只有該院內部人員且一定等級以上的人才有權限登錄內部網站取得內部文件。網友們於是就將這位帖主目之為打入敵人內部的地下黨員“餘則成”,並深為他的安全擔憂。 

  上世紀60年代,日本出於戰略上的需要,非常重視中國石油的發展,於是把摸大慶油田的情況,作為情報工作的主攻方向。但當時大慶油田的具體情況是保密的。然而,由官方對外公開播發的極其普通的旨在宣傳中國工人階級偉大精神的照片,在日本信息專家的手裡變成了極為重要的經濟信息,揭開了大慶油田的秘密。這事讓很多對情報工作認識僅限於幾部反諜電影的人極為震驚,原來公開的東西也能提供重要情報。有網友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主樓一二層三個衛生間裝修改造項目中標公告》中發現三個衛生間裝修改造的中標金額竟然達到1491234.00元的天價。又有網友在廣州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所公布的2008年公積金的歸集和使用情況的數據中發現,一個編制為72人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單位,每年從增值收益中扣除的管理費每年超過2000萬,而管理費用列支的則是公積金中心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等,保守估計人均超過27萬/年。不知道這兩位網友是不是受到了王鐵人報道洩密的啟發? 

  大家一定還沒有淡忘今年初曝光的江西新餘、浙江溫州“出國考察門”事件。一網友偶然在地鐵站裡撿到一個塑料文件袋,打開檢查後發現是兩個地方官員公款出國旅遊的文件,最終他選擇了重要的37張發到網上。對撿到的東西也能仔細檢查,以發現有用的東西,這位網友應該說很有情報人員的職業敏感性。 

  總結以上材料,可以說,到目前為至,公眾要了解官員們如何花費公款,有三條途徑:一靠“餘則成”報料,二靠曲線分析公開材料,三靠網友偶然“拾文件不昧”。說實話,這讓我們這些納稅人很鬱悶:怎麼請了個管家,盡著你大手大腳地花錢也還罷了,怎麼完了連吭一聲、報個帳都沒有呢? 

  在網上百度了一下,竟然找到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說:“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原來主動公開才是正道,上面的三條途徑竟是非常之道。官員們拿公款去吃了喝了,游了玩了,就會減少在教育、衛生等方面的福利收入,還有可能加費加稅,這應該和每一位公民的利益相關吧?這應該讓“社會公眾廣泛知曉”吧?可是怎麼就老不見政府走正道主動公開呢? 

  我們公眾想讓官員公開財產,官員擔心侵犯隱私,一如既往地拒絕了20年。這我們也理解,畢竟這是人家自己的財產,再說官員也有他們的難處。如今我們要降低要求。你們盡可以拿公款去吃去喝,去游去玩,反正我們攔也攔不住。只是請你們在吃飽喝足、身心放鬆完了之後,拿一份帳單讓我們過過目,難道不行嗎?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芬蘭的法律規定公務員不能接受價值較高的禮品,而他們對價值較高還有細化的定義:根據物價指數調整,一般在20歐元左右。而如果是公務接待,也就是出於公務應酬的需要公款請客,上至總理下至普通的科員,一起吃飯的有些什麼人,點了什麼菜,花了多少錢,都要巨細無遺地在網上開列清單,人人可以看得到,件件能夠查得清,一切攤在陽光下。芬蘭就曾有中央銀行行長級別的高官,在公務接待中一不小心上了一道鵝肝,傳媒上網查閱菜單後曝了光,行長為了這道鵝肝而下台!”我對一些朋友做了調查,問他們是否相信這段話的真實性。反應結果是這樣的: 

  “難不成真的有白烏鴉?” 
  “芬蘭位於火星還是木星上?” 
  “強烈要求鐵道部盡快修建直達芬蘭的國際鐵路!” 
  “哪位老大知道移民芬蘭的行情如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