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重慶破戶籍鐵牆 讓千萬農民進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8 10:10:20  


第一批330萬農民擬在2012年前全部實現市民化,而重慶市的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前實現1000萬農村人口進城落戶。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重慶市政府第75次常務會通過了《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及《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力爭到2020年重慶市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從目前的28%升至60%到70%,這意味有近1000萬農村人口將轉為市民。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認為,這舉措是個很大膽的推進,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在整個體制建設中,為農民量身定制的三年彈性退出過渡期。

  大公報報道,參與此次戶籍制度設計的劉強說,其實這並不是實質意義上讓一千萬農民進城,從嚴格的意義上說,是為已進城來多年的農民確認身份,新制度試圖打破城鄉之間的鐵牆,讓城鄉的要素流動並融合。

  在中國30年來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城鎮化和工業化一直都是推動經濟大步向前的重要動力之源,大批農民進城務工,而長期實施的戶籍制度中,農村戶口帶有土地等附加物,城市戶口則帶有更多的教育、醫療、廉租房、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性質的附加物,兩者一直很難互通。加上各地政府財政分權和人口及戶籍管理地方化,目前大城市都是對本地人和外來人存在區別對待,所以在城市生活的2億多農民成為了“兩棲人”,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戶籍歸屬在農村,也因此誕生了農民工。

  進城五年先轉戶籍

  劉強說,重慶市戶籍人口3200萬,城市戶籍人口900多萬,全市戶籍人口城市化率目前只有28%。但城鎮常住人口多達2850萬,也就是實際的城市化率為51%,也就是有1500萬人生活在城鎮里,目前就是要考慮如何科學有序的把這些人轉變為市民。

  重慶市長黃奇帆表示,先在一兩年內把330萬人轉掉,以後每年中專畢業生有20萬,10年就有200萬,這樣共有500萬,然後農民工再轉化500萬,總數就是1000萬。第一批即將轉戶的330萬農民中,220萬是已在主城務工5年以上,在縣城務工3年以上的農民,另外110萬大中專學生和因為各地建中小水庫等工程而失地的農民。據重慶官方統計,重慶累計700多萬農民工外出打工,其中400多萬在沿海城市,300多萬在本地,這300多萬農民工中,約有l20萬人進城已達10年,加上家屬,共計約180萬人。

  第一批330萬農民擬在2012年前全部實現市民化,而重慶市的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前實現1000萬農村人口進城落戶。

  重慶從1月起啟動戶籍改革,並初步形成《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意見》草案。據市發改委透露,為確保可操作性,正建立相應的土地、住房、社保、教育、衛生等17項配套機制。“重慶選擇了漸進式的改革模式。改革創新之處,在於靈活處理農民轉戶進城後相關土地權益的問題。”劉強說:“就是要用制度將城鄉戶籍的內容流通起來。”

  農民可保留土地三年

  據黃奇帆在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上介紹,城市戶口捆綁著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五件衣服”,農村戶口則捆綁著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劉強說,農民要進城變市民就要放棄“三件衣服”,改穿“五件衣服”,這需要城鄉要素的統一和流動。

  這個看似創新的舉措實際上2007年在重慶九龍坡區經過試點,試點3年後的情況證明,農民的搬遷安置,新型農村社區的興建,及宅基地復墾,使試點區縣政府負擔沉重。而農民購房成本與補償之間的差額,也成為農民不小的支出。九龍坡區資金雄厚,有能力負擔這一巨大的初始成本,但在全市卻難以複製;一方面,重慶市相關部門展開了包括與農民代表座談等各種方式的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農民都不願放棄農村的土地進城,他們最大的擔憂是無法真正適應城市的高成本生活,同時又失去返回農村的“資本”——土地。鑒於這種情況,重慶市在要求農民轉戶必須自願的前提下,還設計了一套彈性退出的制度。黃奇帆稱,不能簡單地要求農民這邊進城,那邊就要“脫衣服”,進城剛性的給“衣服”是政府的政策,“脫衣服”的過程是一個市場配置逐步到位的過程。也就是說,自願轉戶的農民成為市民後,可以暫時保留對土地、林地、宅基地的收益,政府給予三年的緩衝期。

  創新彈性退出機制

  “緩衝期後,如果已成為市民的農民想恢復為農民就可以恢復回去。”劉強說:“如果願意成為市民,就需要交出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將交給當地的村里進行再分配,而宅基地可能會被復墾為耕地,成為新增的建設用地。”

  楊慶育透露,相關改革草案已在6月下旬上報給國務院並獲得原則同意,正式方案有望在第三季度出台。“重慶這次戶籍改革確立的關鍵點和亮點,是嘗試通過建立轉戶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彈性退出機制,以合理的過渡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