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領導人的會面,遲不如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31 14:14:22  


  作者:賀蘭雪 北京 工作

  中國大陸和台灣分別在以胡錦濤和馬英九為最高領導人的團隊領導下,兩岸關係正朝著積極、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如何確保這一發展勢頭,鞏固這一發展成果,開拓這一發展新局,成為兩岸關係下一步發展的任務之一。總體而言,兩岸關係在經貿領域已發生了結構性的質變。但軍事安全領域、政治協商方面,嚴重滯後於兩岸經貿人員的交流發展狀況,這已經成為制約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不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兩岸關係的發展可能會存在著某些不確定性的隱患。兩岸人員交流如此頻繁,兩岸經貿互補、聯繫如此緊密,兩岸之間需要領導人啟動對話協商的事宜如此迫切,兩岸的領導人卻遲遲不能見面,這從情理上法理上都講不通。 

  兩岸領導人會面是歷史性事件,它的象徵意義大於具體內涵,若能實現,在於向世人宣告,兩岸消除了隔閡,摒棄了對抗,走向合作、發展與共榮,兩岸的中國人聯合起來了,它將會改變未來的很多事情。 

  國共兩黨已與2005年實現了歷史性握手,開啟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局面,兩岸高層交往對話的大門已經敞開。在當時比較嚴峻的政治環境下,國共兩黨的領導人能夠以巨大的勇氣開拓新局,現在兩岸主客觀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的情況下,為什麼兩岸的領導人不能攜手共進,同謀發展呢?人們的目光關注著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動向,關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希望兩岸走向和平,走向共榮。當此之時,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了,這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期盼。基礎條件是具備的,機遇也是存在的,兩岸人民迫切盼望兩岸關係能有進一步的發展,迫切希望看到兩岸領導人握手言歡,看到兩岸中國人走到一起。 

  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是遲早的事情,遲不如早,這對兩岸都有利,尤其有利於台灣政經的發展,台灣方面擔心未來的選舉問題,毋寧是一個借口,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符合島內主流民意,只能加分,不會減分。島內主流民意對兩岸領導人的會面不存在大的問題,倒是民進黨的反對和一些外部勢力的曖昧態度,可能會成為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障礙。兩岸在這些方面應該採取一些措施,消除阻力。國民黨在島內,應該和民進黨互動,不要把民進黨被動地排斥在兩岸關係發展的局外,真誠地要求民進黨參與到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來。至於外部勢力的影響,關鍵看台灣執政當局的態度和立場,如果他們仍然在潛意識裡把大陸看做是對手,把自己當成要被大陸統一的對象,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弱者和被動者,他們必然要滑向外部勢力的懷抱。台灣方面領導人的主觀認知、能力、魄力、決心,也是影響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因素之一。這些因素在內外關係的制約之中,如果他們不能正確處理好這些關係,可能就會導致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歷史性事件在此一階段破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