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從維基解密看台灣政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9 09:52:55  


  作者:畢殿龍 深評論員 

  近日,維基解密爆出的台灣政壇的一些猛料,從層級之高、涉及範圍之廣、影響之大,以及對台灣政壇影響的復雜性,都可能是前無僅有的。

  其一,範圍很廣,藍綠橘紅都能找到本陣營主要政治人物的相關秘辛。從媒體已經曝光的維基解密資料看。從藍營的朱立倫、王金平,到橘營的宋楚瑜,再到綠營的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蘇貞昌。無論是爆料的參與的源頭,還是涉及的人物,都很全面。

  其二,爆料涉及的人物層級很高、爆料涉及的內容也都很新鮮熱辣。如上所述,幾乎涵蓋了現在仍然活躍,將來仍要活躍很長時間的政治人物。

  其三,維基解密涉及台灣的政壇的內容敏感而主觀。這些內容,從對己方政治人物的評價、關鍵政策的解讀、態度,包羅萬象。不但能夠從中解讀一些關鍵政策的幕後決策過程,也涉及一些主要政治人物的思考方式和人格特質。

  也唯有爆料的問題敏感、層級高,對台灣政壇的沖擊才巨大;也因為涵蓋廣,才影響復雜,藍綠等各個方面都能夠找到攻擊對手的素材,也同時不無忌憚,不全面評估,均無法放開手腳用這些材料去攻擊對手。因為誰都不知道維基解密中,己方還有多少政治人物、多麼敏感的問題牽涉其中。所以,各方對待維基解密的態度,都有一種默契般的審慎和尷尬。都不約而同地採取模糊、閃爍、淡化維基解密的問題,質疑維基解密的真實。

  這些動作,一方面要減少對本陣營的傷害,另一方面,也在總體研判維基解密涉及本陣營的政治人物的層級、影響與對手方面相關情況之後,預留用以進攻的素材。比如,藍營涉及到朱立倫,因朱立倫不是這次選舉參與的主角,即便對其現在形象有所影響,但也有足夠的時間,讓其在未來的時間內修補自己的形象,不影響其未來藍營接班人的地位;涉及王金平,但王金平即便當時有短暫的試圖攜綠自重或試圖參選等動作,或與馬英九有些心結,全都是過去時,都會被本陣營的人士所理解,尤其是現在王金平已經徹底度過了政治上的搖擺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夠受到國民黨和馬英九的信任。維基解密,反而能夠讓王金平與馬英九更加釋懷。而牽涉到宋楚瑜的部份,對其有利的比較多,而和藍營的芥蒂,也沒有多少新鮮的可言。

  對綠營政治人物的爆料,與藍營相比,蔡英文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儘管涉及蔡英文的部份不多,但因為蔡英文是2012的主要參與者和領導者,而爆料說,蘇貞昌、謝長廷不退休是對蔡英文能力的懷疑。影響則是根本的、長遠的。儘管遊錫堃緩頰說,蘇貞昌、謝長廷對蔡英文能力質疑的時間節點,是蔡英文剛剛接任民進黨黨主席之時,對其有個觀察期是合理的。

  民進黨儘管也舉例說蔡英文率領民進黨打贏了幾次選戰,作為蔡英文有能力的佐證,但這種解釋,只能部份為民眾所接受。民眾更多的質疑是,蔡英文難道是一日之間從地底下或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蔡英文不是一直在民進黨的權力或是政治核心嗎?特別是蔡英文做過蘇貞昌的副手,蘇貞昌對她的了解和評價更具權威性。尤其是蔡英文當選為民進黨2012候選人之後,從包括副手人選到重大政策決策的過程,從其黨內會議上對柯建銘專橫的態度,無論是印證維基解密中對其能力的質疑,還是“喜歡事無巨細、啥事都管”的專權上,都無法給人能夠更進一步做正面的解讀。而維基解密陳水扁對九二共識的態度,也讓蔡英文在未來的選戰中的政策立場上更加尷尬。蔡英文尤其不希望給美國留下,其比陳水扁對兩岸和美國,更要危險和麻煩的印象。

  維基解密不但對台灣政壇有著直接的和復雜的沖擊和影響,也見證了美國對台灣政局的了解、控制和影響的方式、方法和程度。

  可能是文化和語言的關係,美國隊台灣政治社會的了解必須採取這麼粗糙拙劣的方式。美國對台灣政局的影響,這種方法已經逾越了駐外代表應守的分際。因為一般的駐外代表,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範圍和深度來收集內政方面的資料的。按照常理推斷,即便藍綠政治人物願意和其交流,也不會主動提供這麼八卦的內容,從多個藍綠政治人物與之談話內容看,顯然是在直接引導和提問下,才會有這麼針對性的談話。這種資料的收集,說明美國一開始,就要全面和深刻了解和干涉和影響台灣的內部事務。其它國家的駐外代表即便搜集類似情報恐怕不會、也沒有條件像美國這樣,邀約幾乎所有台灣主要政治人物,來做這些不僅僅是對時局看法的談話。再退一步講,即便有這樣的談話,也不會形成這樣詳細的記錄,上報本國的。這種敵對陣營和本陣營交叉攻訐的談話記錄,是不是美國除了對台灣了解更多的需要之外,也留有必要時刻意製造矛盾、控制政治人物的伏筆?這是否就是美國隊台灣的影響標準模式? 

  台灣政治人物,對美國駐台代表的匯報猶如美國情報員,和美國官員的談話,被視為接近和獲得美國靠山的重要渠道。藍綠橘紅各方政治人物,為了接近美國,絡繹於途,為能夠被邀約談話為榮,至少不敢大方甚至是婉拒回答美國代表這些不合適的問題。

  少可慰藉的是,維基解密鬧得整個世界都雞犬不寧,台灣只不過是維基解密龐大資料庫中的一部份而已。維基解密,僅僅說是娛樂新聞是說不過去的。因為沒有人懷疑絕大多數解密就是機密。只是一些機密的可信度是信息收集者的能力和總結時的立場和主觀判斷有關,和維基解密沒有多大關係。有了維基解密,讓普通人不必等幾十年解密之後,就能部份了解到發生自己身邊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幕後決策或交易過程。特別是對一些封閉的國家和地區、內心陰暗的政治人物,能夠主動釋放民眾的知情權,和對政治人物的多面性的認識,增加了普通民眾對政治的娛樂和關註度。這是正面意義之一。另外,維基解密也警示世人特別是政治人物,在信息時代,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機密。諜報工作也許越來越民間化和廉價化。再就是,政治人物不要將政治營運的那麼骯臟,否則,其幕後言行,不必等其死後,其言行就會被拿來檢討。但是,維基解密本身因為只有資料的羅列,沒有過稱、背景等系統的東西,如果這種解密太多,不但有違政治倫理,也會讓本來就很混亂的政治更加混亂,給許多國家和地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此風的確不可長。

  總之,維基解密對台灣的政局的影響的程度,一方面,會取決和聚焦在參選者本人有關的素材上;另一方面取決於接下來是否還會有更多的,對誰有利和不利的資料的釋放,以及誰使用的更技巧。藍綠陣營,對維基解密相關資料的運用不但會集中在選舉後期,也許在使用中更民間化、更非維基解密化。而維基解密中,對一些領導人個性和能力評價的影響更是會影響深遠。美國干涉別人內政的粗糙和惡劣也必將讓人更為警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