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和平協議,范麗青的回答很巧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2 10:46:01  


  作者:汪崇筼 廣西桂林 高級工程師

  夏威夷時間11月11日上午,同時參加今年APEC會議的胡錦濤和連戰,舉行了眾所矚目的胡連會。根據中評社轉引台灣中央社報道說,連戰在這次會見中,提出了兩岸商簽和平協議的問題。即:

  “連戰隨即首度向胡錦濤拋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話題。他強調,2005年4月連胡會提出的5大願景,大部分願景都已經實現或正在實現中,兩岸和平福祉都得到實質改善,但他也期待未來能針對‘和平問題開始交換意見’。

  “中央社記者在中外記者會中詢問連戰,所謂‘和平問題開始交換意見’,是否指的是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連戰回應表示,2005年達成的5項願景中,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是5項願景之一,所以也希望就這個問題,兩岸能夠開始交換意見。

  “至於胡錦濤的回應,連戰說,‘這是我講的,我的建議,所以他並沒有對這個特別的(回應)……’。

  “連戰進一步指出,他在2005年率團訪問大陸,與大陸達成5大願景共識,其中一項就是‘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顯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已經出現在兩黨文件(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

  “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的時候,也再一次提出兩岸商簽和平協議;馬英九這次選舉,也提出兩岸商簽和平協議的看法,可以說是第3次提出。

  “連戰說,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是一貫思考,是大家都了解的事情,他認為這是比較長程的目標;而且5項願景中,都已經差不多實現,‘唯獨這個’,應該要在適當時機對這個問題進行檢討。” 

  中評社為了慎重起見,還把上述大致相同的內容,同時反映在兩篇新聞稿中。(見中評社11月12日報道《胡連會55分鐘  媒體拍攝時間罕見延長》、《連戰:期待兩岸就和平問題開始交換意見》) 

  可是到了11月13日,連戰在檀香山夏威夷酒店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又否認了他曾在胡連會,提出過兩岸和平協議的問題。即:

  “連戰嚴肅地表示:‘我要特別提出,在連胡會中,我從頭到尾就沒有提出所謂的和平協議,也沒有談台灣的選舉。這個問題這個場合,不談是正常的,談是不正常的。沒有密室協商,很冤枉。為避免以訛傳訛,我願意在這裡再一次強調。’  

  “連戰說:‘我的看法是在05年我們兩岸簽署了5項願景,和平發展願景。達到一個共識。和平發展,兩岸同胞是沒有異議,應該接受的,會有人反對和平和發展嗎?這是一個普世價值。我從來沒有談過和平協議,這是一個不適當的場合。’”(見中評社11月 14日報道《連戰:連胡會沒談台灣選舉、也沒談和平協議》) 

  再到前天(即11月17日)下午,連戰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再次重申,他沒有在“連胡會”提兩岸和平協議,還以英語說“這話硬塞在我嘴里”。(見中評社11月17日報道《連戰:遵守一中憲法 從未動搖》) 

  恕我直言,中評社和中央社是兩家嚴肅的新聞機構,有很強的業務能力,連戰又是人們所愛戴的政治人物,所以上面的所有報道,都應被看作是正確的。問題是出在連戰提出和平協議的議題以後,胡錦濤沒有響應,或者說,就是打了“回票”,導致連戰又重新否定談過這件事情。只是這個“回票”,不是打給連戰老先生的,而是打給馬英九的。我的這篇文章,就是要談談這個問題。

  按照連戰的說法,近些年來,國民黨就和平協議的問題,曾有三次重要的表態。第一次,是體現在2005年胡連會所達成的“五項願景”中,因此是國共兩黨的共識。第二次,是馬英九在參加2008年的“總統”選舉時提出過。第三次,則是在這次大選中,馬英九又提了出來。

  這就讓人看出,雖然都是指的同一件事情,但出發點和目的完全不同。

  連戰於2005年大陸之行,是為盡早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如今,“五項願景”中的其他事項都已經動了起來,並對兩岸關係的改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因此連戰希望“趁熱打鐵”,開始談和平協議的問題。這也完全符合大陸的心意,因為大陸也一直想搞一個和平協議,以造福於兩岸的人民。

  但馬英九的兩次表態,都是以參選人的身份提出的,目的則完全是為了選舉,拉選票。其證據是:當馬英九贏得2008年的選舉以後,便把和平協議的事情扔到了九霄雲外。幾年來,他從沒在和平協議方面,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現在選舉又到了,他又要把有關和平協議的一些空話,再寫進他的“黃金十年”里去。其理由是,上次是被列入他的競選“國防白皮書”里,這一次“一定要有交代”。但即使是寫一些空話,也還是在他的幕僚會議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見中評社2011年10月18日報道《幕僚激辯和平協議  馬定調“早晚都要面對》)  

  尤其不該的是,當馬英九的和平協議議題被拋出,遭到民進黨的反對以後,他竟異想天開,僅在5個小時里,通過電話碰頭的方式,便敲定搞公投,還說“就是要破他們的(公投)神主牌”,結果鑽進了民進黨的公投圈套(見中評社10月21日報道《幕後:僅五小時敲定公投  金溥聰扮演關鍵角色》、10月26日報道《犯下戰略錯誤  藍營趕緊停損止跌》)。

  談和平協議,一定要有權威性。

  馬英九搞公投,無疑是告訴大陸,我和你談判是不作數的,我只有在公投能夠通過的情況下,才能和你簽訂協議。這不是在扯鬼談嗎?誰願意和一個不具備權威性的人談和平協議? 

  下面再回到前面的話題。

  這次連戰到夏威夷去,不是以他個人的名義,或者是以國民黨榮譽主席的名義參加APEC會議的。他是以馬英九的代表身份參加會議。因此,基於馬英九的種種表現,胡錦濤不可能就和平協議的問題做出回應。這一點,要請連戰多多地體諒胡錦濤的難處。

  寫到這裡,或許有人要問,你是不是在胡亂地做分析,哄我們?不是的,我寫上面的分析,都是有根據的。下面就舉兩個例子。

  (一)據中評社報道,在9月14日國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台灣中天電視台記者問發言人范麗青:“最近在台灣比較熱門的一個政治話題,是馬英九如果連任之後會不會訪問大陸。我想請問,大陸方面歡不歡迎馬英九來大陸訪問,會希望或者會接受他以什麼樣的身份來大陸訪問?兩岸未來有沒有可能簽訂任何的和平協議?謝謝。”  

  對此,范麗青回答:“總的來說,我們希望兩岸關係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至於你提到的具體事項,要看兩岸關係的發展情況而定。我們的態度還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謝謝。”  

  (二)又據中評社報道,在11月16日的國台辦新聞發布會上,台灣《工商時報》記者問發言人范麗青:“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之前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還在持續發酵。請問發言人,在馬英九提出和平協議之後,雙方是否曾經在海基、海協兩會或者是其他任何有關的場合當中提起或者是討論這樣的議題?另外,對於和平協議,我們當然了解大陸方面一貫的立場,不過想請問發言人,您認為現在的兩岸關係具備足夠的條件商談這樣的議題嗎?”   

  對此,范麗青回答:“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也是我們多年來的主張。目前,我們在兩會協商部分,還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第七次兩會會談剛剛舉行完,在場的很多記者都參加了會談的採訪,會談的成果也已經公布了,沒有你所說的事情。”  

  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關於目前兩岸談不談和平協議的問題,范麗青已經做了很巧妙的回答,那就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水到渠成,順其自然。鑒於當前的馬英九,是一位條件不夠成熟的領導人,是一位不具備權威性的領導人,是一個說話不作數的領導人,所以談和平協議的條件也就不成熟,大陸不會和他談這件事情。正因為這樣,中評社在另一篇從大陸角度報道11月11日胡連會的新聞稿中,只涉及雙方認同堅持維護“九二共識”,卻沒有提到和平協議的問題。(見中評社11月12日報道《胡連會  雙方認同堅持維護九二共識》)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條件有點成熟呢?恐怕起碼是不搞公投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