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統一路任重道遠 爭朝夕放眼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0 16:18:29  


  作者:王宏程 江蘇鹽城 教師

  報載:夏瀛洲——一位曾為台灣立下汗馬功勞的退役上將,就因為研討會上一句“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隊”,“為了中華民族的統一,目標是完全一致的”而在島內受到大受撻伐。有的黨派和政治人物甚至揚言要挾當局取消其退休金“以叛國罪處置”,還提議立法以。前不久,另一位職業外交官郭先生也因為以筆名“範蘭欽”名義的一篇認同一中觀點的博客遭台監察部門彈劾而失去了賴以養老的退休金。

  由於兩岸處於分離狀態已經六十多年,加上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二十年中不斷推行“去中國化”的台獨政策,不斷妖魔化大陸,台獨意識大行其道,台灣島內的民意與國家統一目標漸行漸遠。即使是馬英九政府執政後,國民黨迫於選舉壓力也不敢打出統一大旗,面對統一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把一個曾經創立“中華民國”的全國性大黨自己降格為地區政黨,不少國民黨政治人物沒有信仰,沒有堅持,利益至上,選票至上,甚至公開媚獨。島內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較二十年前大幅縮水。公開喊台獨,甚至自稱自己是日本人的沒人去追究,而有誰說到統一便似乎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

  中華民族的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胡錦濤語〕。無論是台灣地區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還是大陸地區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是“一中憲法“,都決定了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1949年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政府和人民上下一心、含辛茹苦、求實創新、奮力拼搏,大陸的綜合國力、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社會進步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濟總量也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滿目瘡痍、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了,我們還能讓我們自己的寶島總是成為別人要挾我們的籌碼?我們還能讓我們民族這個徹骨透心的痛這樣無休無止地延續下去嗎?。

  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台獨完全沒有實現的空間。中國的國家統一是必然的,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盲目樂觀,消極悲觀都不可取,只有我們兩岸同胞一步一個腳印的艱苦努力,才會讓那個令全球每一個華夏兒女由衷期盼的時刻早日來到。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無欲則剛,無招是絕招。大陸和島內有志於國家統一的有識之士,放下功利,真誠服務,以無私的胸懷,足夠的耐心,堅持從基層、基礎做起,把大陸對台灣同胞的關心送到普通民眾的心裡,讓台灣同胞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家人、一家親的溫暖。當大多數老百姓都覺得兩岸血濃於水的時候,那些堅持台獨立場的政黨和政治人物還能有什麼力道呢?最近大陸國台辦常務副主任、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參訪台灣中南部農漁產業,深入山區農場、漁村,還到2009年八八風災重建區小林村安置所,親切地聽取當地農會和居民心聲,了解是否有需要大陸方面幫忙之處。鄭副主任一行受到當地民眾熱烈歡迎和熱忱接待不也正說明了這個道理嗎?長此以往,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

  寄希望於台灣青年。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歷經李登輝、陳水扁二十年間不斷推行台獨政策,實行文化洗腦,島內青年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概念已經相當淡薄,所以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對台灣青年進行民族認同、一個中國的認同的教育是當務之急。這方面台灣大選連任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要堅持“九二共識”,充分利用執政優勢,在島內光明正大地依據一中憲法,在大中小學校教育和全社會撥亂反正,應該堅持的不能退讓,該恢復的盡量恢復,不禁統,不媚獨。對綠營的妖魔化攻擊及時有效地反擊和澄清。努力把被李登輝和民進黨政府“去中國化”對台灣社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盡可能地降低。兩岸的青年團體和教育機構多組織活動和交流,讓兩岸青年、特別是島內青年在活動和交流中感受到;作為一個有著十三億同胞和強大的祖國做堅強後盾的中國人的自豪與民族尊嚴是無可比擬的。

  寄希望於文化的傳承和融合。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基礎是文化認同。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包括ECFA在內的十六項協議,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讓台灣搭乘上大陸經濟的航母,安然地渡過了這一難關並實現了經濟增長。可以說台灣經濟已經和大陸經濟融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2012大選選情膠著,馬英九岌岌可危的時候,是理性和務實的企業家們破例挺身而出,公開表明支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政策,進而組成浩浩蕩蕩的拯救馬英九的“經濟選民”大兵團讓馬英九轉危為安、得以連任。

  近聞個人風格強烈、敢批敢言,在華人世界有著高知名度的台灣著名暢銷書作家龍應台接任台“文建會主委”,5月20日更將成為首任“文化部長”。龍應台的中華文化情節讓海內外華人對她更加期待。 
            
  我們更期待馬英九先生在未來四年能夠把步子邁得更大一些,能秉承他的父親馬連鶴老先生“化獨漸統”遺願,成就自己在中華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進程中的歷史定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