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須為“後政治”未雨綢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1 21:04:30  


 
  前一階段,2008年失掉政權的民進黨首次由具黨職身分者赴大陸參加在雲南騰衝舉辦的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受到了大陸方面的歡迎,也得到了民進黨代理主席陳菊正面的積極鼓勵。緊接著,台灣民間團體建議台當局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寄希望利用這個“委員會”凝聚共識,以防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得不到維繫。但是,台灣島內複雜的政黨生態導致這一設想的實現困難重重,在台灣島內對此問題達成一致尚需時間。而如何進一步處理好與台灣的關係,包括其在國際上的定位也是大陸方面需要斟酌的。不可置否,如何使兩岸的交流制度化,不因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更替而發生變化是海峽兩岸所必須共同探討與面對的。

  目前兩岸簽訂的很多經貿協定雖然已步入實施階段,但是缺乏正式協議的部分,這導致未來兩岸在經貿談判上很難有所突破。這正是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遇到的瓶頸。想要突破瓶頸不能夠急躁,就像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首次用搭積木比喻兩岸關係,期許“歷史遺留的兩岸問題也許無法大筆一揮,但兩岸關係應像堆積木般累積共識、增加善意、持續努力”。

  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進入新的機遇期,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能否在“鞏固深化”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創新局”,實現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實現兩岸之間的“後政治”,需要我們嚴陣以待、未雨綢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