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關於中國思想文化陣地十大問題的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7:42:22  


 
  (六)有學者提出儒家思想的評價問題,孔子思想的地位問題,認為中國當前社會不但需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要定孔教為國教載入國家憲法。關於要不要繼承傳統文化遺產,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性,學術界、文藝界也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但要注意把研究文化遺產的繼承性問題,同個別一些做了偽裝、別有用心的舊封建殘餘思想區別開來。隱瞞是不能持久的,總有一天會暴露出來的,目前我們黨內就要學會做剝去假面的工作,揭露真相,而不是讓一些個有毒的封建殘餘思想繼續偽裝起來騙人。真理是越辯越清楚的,謬論是沒有出路的。
 
  (七)有人說:“文化也是商品”,“不把文化商業化,就不能迎合群眾的口味”,這種觀點和言論業已很大程度上地反映在了我們的新聞界、文藝界,出現了“新聞娛樂化”,“娛樂低俗化”,“文藝庸俗化”等各種傾向。在這過程中,有些人否認我們的文化建設工作是黨教育人民,幫助群眾提高思想水平,同時又用理論武裝全黨,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力量。例如,有的人一味地否認黨的領導,認為黨的領導實際上是“一收就死,一放就活”,只有脫離了黨的領導才能把事情辦好,這些個思想反映到其他方面就體現在“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學校去黨委化”等論調的鼓吹上面。有些人主張報紙應有權力,有言論自由,認為“只能唱贊歌,不是自由;自由就應當有反對的聲音。大狗叫,也應允許小狗叫”,“主流文化充斥著權力推銷的‘偽’色彩”,認為報紙有了“黨性”就沒了“人民性”,就辦不出活力,吸引不了讀者,甚至反映到一些黨員幹部的頭腦裡,就出現了“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的言論。關於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傾向性問題,以及“黨性”和“人民性”應該如何理解,這些個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

  (八)有的人認為反映現實主義的文章就是要揭露現實,批評社會中的缺點(要有原則。如何掌握分寸),因此“看到什麼就寫什麼”,至於對人民群眾有沒有什麼教育意義,以及現實的真實性或片面性問題則用不著考慮,以至出現片面地反映現實問題的文章和脫離了真實性的批評文章(前者允許少數文章的存在,可以討論、批評、爭論;後者應當改變。文章的真實性和思想性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同時,還有極少數的人受了國內外敵對勢力集團的欺騙和煽動,炮製出像雪片一樣的假消息、假報告、假文件充塞在人民群眾中間,用以蒙蔽事實的真相,企圖製造國內外輿論,以達成其煽動策反和製造騷亂之目的(分清敵我)。注意對於美國及其西方資本主義同盟欺騙人民的輿論攻勢,如報刊媒體不加評判地照抄發布,則難免與其宣傳“互相呼應”。

  (九)關於改革開放問題,許多人看法不一致,主要有兩種表現:一種是認為既然是市場經濟,那就是搞資本主義,貧富差異、社會不公、道德腐化等問題都是要算在“改革開放”的賬上的,中國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市場經濟也就自然成了戴著社會主義帽子的資本主義複辟,而實際上早已經沒有什麼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追求了;一種是認為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是不存在的,“世界是多元的,不能用一元的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去分析”,經濟的發展是必然離不開私有制,計劃經濟和吃大鍋飯是萬萬行不通的,最終都是要“回歸”資本主義的。兩者都不對。應當怎樣才全面?(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唯物辯證法) 

  (十)目前在思想上,既要防“右”的資本主義路線,又要防“左”的教條主義傾向,我們的黨歷來都不是走機會主義路線,向哪一方向“倒”都是危險的。對於哪一方面是主要危險(或是左中右,如何劃分界限),目前不應去找,而應按具體問題處理。
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